“有人说挺《小时代》的人都将在电影史耻辱柱上有一席之地。那么给《大圣归来》的打一星的人也是如此!此片真称不上什么神作,但打一星的人心理够阴暗啊,天天喷国产片垃圾,出了一部质量尚可的却跑来打压,从垃圾跃进到好莱坞靠嘴喷即可?若喷最狠的人连票都没买,那我还真是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了!”
——转自豆瓣评论,3k+赞
读了这篇评论,我不禁深深地感受到了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人的可怕。
首先来看,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从艺术的层面而言,电影和电视剧、绘画、摄影、书法、甚至书籍同属一个大的范畴。而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则电影有着艺术的一些必然属性——比如说极度的主观性。
无论是电影也好,还是绘画也罢,就创作者而言,他所要的表达倾泻的思想感情都已体现为作品,这也是他创作的意义所在。无论人们是否理解接受作品,认同他所要传递的思想内涵,随着作品的完成,他的工作就已经结束。叶永青的一副《鸟》卖到25万美元,古尔斯基的《莱茵河二号》拍出了430万美元,其实从本质而言,拍卖的价格只是社会对作品的认可程度,而从艺术家本身而言,他的作品是不能用价值来估量的。
但是电影和绘画摄影不同,电影本身就是大众的艺术,欣赏门槛非常低,欣赏人数反而一般远远高于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所以当人们看到《小时代》和《大圣归来》,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加上如今是网络的时代,所以针对这两部片子的优劣和票房孰该孰不该的问题,高谈阔论随处可见,更有如文章开头这样的评论。
说实话,就我看到的而言,《小时代》系列确实劣评如潮,甚至有着“中国傻逼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段子。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一众粉丝疯狂推高《小时代》的票房。事实上,存在即合理,《小时代》的成功在于它精准的找到了自己的受众面,无论网上的段子多么吐槽这部电影,但是事实上并不能否认《小时代》的一众影星和导演为这部片子所付出的努力。
我们这一代的许多人,生下来以后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一味只是横向地比较,他们看到他们不喜欢的电影票房居高不下,他们看到他们不喜欢的人比他混得要好,有一些工作不如他勤奋的人发了财,他就感觉到眼下这个社会是很不公平的。
无论是研究任何问题,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思想文化方面的,都应该有一种纵向比较的角度在里面,也还应该有一种横向的比较在里面。通过历史的观点和现实的观点,纵向的比较和横向的比较,形成一个焦点,这样就可能得到一个对你要研究对象的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
正如梵高和朱耷,生前作品籍籍无名,死后却被奉为圭臬,这并不能说明他的作品在他的时代缺乏价值,反而因为他的画风很超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对艺术审美的演变和进步,才逐渐发现作品的美妙之处,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欣赏。当一个新事物诞生的话,他必然会面临着挑战旧思想旧观念甚至旧习惯,这很冒险,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出新超前都可以在未来得到认可和延续。时间可以证明意义存在的大小。
如同创作者的主观精神世界必然存在差异一样,观赏者也是各不相同的个体,其欣赏角度,喜好偏爱以及对美的认识理解也必然各不相同。面对同一件作品,不同的观赏者可能就有不同的解读和感悟,甚至同一观赏者在不同时期,由于阅历的不同,情绪的变化,对于同一作品也会有不同的体会感受。可以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我的好坏评定标准,都有着自我的佳作模板。而当人与人之间的这种评定标准发生冲突的时候,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立场,如果真的是由心而发而不是人云亦云,那么就应该坚定自己的想法,因为个人的喜好是源自于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体会。所以,我们应该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础上,再引申一步“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
无论是电影,还是其他的艺术形式,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产生的“共鸣”即可谓之“知音”,其必是惺惺相惜,可遇难求的。而评论者对作品的曲解误读可能也在所难免,但是需要防范避免刻意曲解误读后的全盘否定与封杀。
无论是谁都没有上帝视角,设定唯一标准必然限制思想上的自由。既然艺术的创作者,欣赏者都是基于个体的主观体验,那么无论是“为人生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无论你追求“雅俗共赏”还是坚持“曲高和寡”;无论你渴望立即为人们膜拜还是孤傲地认定“后世自会评断”;真正的艺术都需要多样性,都需要多元并存。
所以那些网上炒得热火朝天的《大圣归来》粉们,请放下你们指责《小时代》的手,艺术本身就是自我欣赏,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你不必喜欢而被别人深深爱着的事物。平时没有人会指责别人喜欢吃苹果而不喜欢吃梨,也不会有人批评我爱村上春树而不是欧亨利,那么为何在电影这种事情上就有如此之多的强加于人?欣赏自己所欣赏的,会让你有美的欣赏和喜好;尊重他人所欣赏的,则显得你情操高尚而谦恭;而如果指责别人的喜好,只能显得自己渺小而可笑。
本文遵守知识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BY-NC-SA)及简书协议
转载请注明:作者刀爷,首发简书 Jian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