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记随笔
一、日子是一天一天溜走的,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七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七年以前,大概我是不曾预料到自己会跟着系统走到今天的。
七年前,为了签单,还在四处找潜在客户。
在C市东南西北的各条大街小巷到处游荡;在各主办方的会场里客串。接受市面的再教育,接受各主办方的浇灌式洗nao。
从来就不曾思量过:原来我也可以输出?
看来,人生的进化过程,果然是认知和理念的迭代,优先于行为的迭代。同时,行为又反过来迭代认知和理念。
是客套话,也是虔诚的内心话,在这里,本用户衷心的感恩简书的各路人马:东家、系统的运营人员、作者、投zi人、普通用户,感恩您的倾囊付出!倾情付出!撑起了简书的一片天空。谢谢!
二、世相
2024、4、21
除了猫和狗,鸡也进城了。
呵呵,楼下居然有人喂养了一只公鸡。
清晨,张丹丹听到了“嗝……嘎……戈……”,“戈……嘎……戈……”的宏亮声音,穿透在这栋楼的空间中。
没错,不是电视里的配音,是公鸡打鸣的原声,这已经不是张丹丹第一次在这片空间里听到这公鸡打鸣声了。
张丹丹看了看腕表,时针显示:“六点五十分”,这是今天早晨楼下公鸡打鸣时的时间。
而昨天早晨,张丹丹听到这公鸡打鸣时,时针则显示:“六点四十分”。
不知是张丹丹出于怀旧?
还是张丹丹本来就性本爱丘山?爱屋及乌至淳朴田园中的牛、羊、鸡和猫、狗?
听到这公鸡的打鸣声,不但不嫌吵,反而觉得有几分亲切感了,仿佛时光又回到了满院子的公鸡在每一个清晨争先恐后,此起彼伏的打鸣的时光……
仔细一想,也觉得有点不对劲的地方。
张丹丹清楚的记得:以前张丹丹还在山寨生活时,那会寨子里村民们养的公鸡,在每天早晨打鸣的时候,是分三个时段的。
按当地的方言,即:“鸡叫头到、鸡叫二到、鸡叫三到”,这里的“到”字是“遍”的意思,整个句子的语义是:“鸡叫一遍、鸡叫二遍、鸡叫三遍。”
通常情况下,寨子里的公鸡每天清晨打鸣三遍。公鸡打鸣第一遍的时间是非常早的,应该是天快亮还没完全亮的时候,然后过不了多久,公鸡又会开始第二遍打鸣,然后再第三遍打鸣,及至公鸡第三遍打鸣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当年寨子里的公鸡打鸣,也对应着寨子里的村民们晨起的时间。
最勤劳的那一拨村民或者准备远行的村民,一般都是在公鸡第一遍打鸣的时候晨起,然后是正常作息的村民在公鸡打鸣第二遍的时候晨起,而在公鸡打鸣第三遍的时候,还赖在床塌上的,基本是懒惰闲散人员了。
公鸡打鸣似乎贯穿了寨子里的村民们的生活,在当地,甚至当地的地名都跟公鸡打鸣有关,当地的地名就叫做:“鸡叫岩”。
当然,“鸡叫岩”是当地的老地名了,现在按照地方行zheng署名,已经叫做XX镇。
但地方zheng府也有意思,居然在前些年,在镇子中心的一个位置,交通隘口,建立了一只高大的公鸡打鸣的雕塑,矗立在那里,栩栩如生。
根据当地老一辈人口口相传,这“鸡叫岩”的地名,其起名的来源也有历史典故在里面。好像是从前有什么历史人物或者事件在这片地域上曾经发生,途径这里的时候,刚好公鸡开始打鸣,天快亮了。于是,就取名“鸡叫岩”。
而在镇中心地段新建公鸡打鸣的大雕塑,也许,有多种原因。一来具有纪念意义,虽然镇子改了新的行zheng名字,但当地的方言,此地就是“鸡叫岩”,雕塑公鸡矗立在那里,似乎在告诉人们,这片地域它的老名。
同时,也是为了给从这片地域上远行的游子 ,关于乡土中国,一个共同而又永恒的念想?
思绪飘回来,让张丹丹纳闷的是:“怎么楼下的公鸡打鸣只进行一遍呢?它每天早晨只打鸣一遍呢?”
张丹丹清楚的记得:“当年寨子里的公鸡们,它们每天早晨可是按时打鸣三遍啊!连当地的地名都叫做鸡叫岩,就可以窥见一斑,公鸡打鸣已经跟当地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张丹丹:“也许,这只公鸡是被楼下哪位极其喜欢小动物的主子带进城的,当宠物养了。公鸡远离乡土,一只鸡进城,它落单了,记不清打鸣的节奏了?”
图文简书首发,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