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一个城市的大小跟人跟人之间处理问题的方式会有什么影响吗?这么说似乎有点冒犯的意思,但坦白说,的确有很大差别。当然,打心底里,我也认为这似乎跟自己也有很大关系,人毕竟要学着适应不同的环境,也在不断成长,环境是考验……
我们为了躲洪水,就回到了姥姥家,但不幸的是,疫情再次爆发,所以近一个月我们都没办法回去。
儿子也已经习惯了在姥姥家,不用住那么高,随时跑出去玩也方便。
昨天跟邻居小朋友玩,下过雨的路面,三个小朋友也玩的挺好。玩着玩着,三个小朋友发现有堆积的砖头,爬上爬下挺好玩。因为砖块挨着坐着的小亭子,有个小男孩就踩着过来了,儿子看到邻居小朋友踩脏了,告诉他这是坐的地方,踩脏了要擦干净,怎料小男孩不愿意。
儿子也太执着,告诉他:你踩脏了大家坐的地方,就要把它擦干净。因为这个执着,这个小男孩生气了,见状,我也缓和俩人的矛盾,告诉儿子:他实在不愿意擦,我们擦,或者一会妈妈擦干净,你们去玩吧!儿子听完不愿意,说:他踩脏了,就要弄干净!(原则性好强,但当时也不适合娓娓道来的教育,只能缓兵之计)
此时小男孩已经非常恼火!一溜烟的跑回家了,我本来担心他不舒服,也想安慰一下他,毕竟考虑到邻居在一起玩,没必要一肚子不舒服。最后儿子也告诉另一个小妹妹,她也踩脏了也擦擦吧,另一个小妹妹去擦了。那个小男孩回家后告诉大人,有个小男孩欺负他,他的妈妈当时也有点生气说:谁让你干活了!是谁!(因为是小女孩妈妈转述,所以无法向对方解释)今天人家就没有出来跟儿子一起玩。
毕竟回去就这一段,我也会顾及很多邻居的感受和想法,我也在想,儿子在家的时候也这样跟小朋友玩耍,大家确实对规则的遵守程度的确不一样,但真的回到老家,这种意识也相对弱了一点。
不过,我也反思了一下,后来也告诉儿子,想让别人做这件事,明白这件事为什么做,也需要方式方法的,不过对于五岁的孩子来说,不就是不会拐弯的年纪吗?这个我愿意等待他,慢慢引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