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信公众号和简书上看到关于分享的两个观点,一个来自李笑来老师,一个来自彭小六,写的都非常有意思。特此在这里汇总和分享一下。
1)正方:李笑来老师关于分享的观点
--不仅要真的有用,还要当场就觉得有用
--把听众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
--故事永远是最吸引人的
--什么是高质量?它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经验?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教训?有什么道理是不听这个故事就不知道或者就不重视的?
如果某个道理是因为听到某个故事才知道的,那人们就会喜欢这个故事。
如果某个道理之前即便知道也不重视,但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就突然发现值得重视,那么人们就会喜欢这个故事。
如果某个伪道理之前想当然地接受了,听过某个故事之后,恍然大悟,那么人们就会喜欢这个故事。
所以,要从故事里提炼出重要的和未知的道理。
--践行才是真正的创作
--笑来老师说:知道“让对方觉得有用”太难了,很多的时候完全不在我能控制的范围之内,所以,我就必须把自己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如何真诚地讲述一个能够说明我所践行的道理的精彩故事”上去。
这就是分享。
二、反方:彭小六的关于分享的观点
1)“不要等到自己变厉害才开始,但你需要开始,才有机会很厉害。”,因此,如果你有心得,马上开始!
--单点突破
--从树枝到树干,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地图
2)如果把分享者的分享内容比喻成一个苹果。这颗苹果砸在你头上的时候,你要想办法搞清楚,这颗苹果是哪根树杈上的?顺着这根树杈还能找到更多的苹果吗?
3)分享是小成本试错的手段
--学习一项技能或者能力的时候,问一下自己:如果我花时间花钱掌握了,有人愿意替我埋单吗?
--怎么才能知道谁会愿意埋单呢?那就是小成本试错。
在你没啥名气,技术还不娴熟的时候,就开始做分享吧!来一场小范围的,免费的分享(我认为原则上不需要贴钱),让大家来听你的课,然后收集反馈。
比如:你学会了思维导图,那就在朋友圈发出活动要求,在线上或者线下免费提供培训,不要钱。
或者你觉得场面还是HOLD不住,那就用直播平台,录成语音做成视频,然后分享出去,看看点击率和评价。
觉得上面还是太难,那就写成文章,用文字来来教这堂课。
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就是发一条朋友圈,说我要学XX,学完可以教大家,感兴趣的M!看,众筹你都学会了。
4)快速迭代
快速迭代也是产品思维的概念。就是有了MVP(最小可运行产品)之后,通过试错,快速更新自己的属性。
彭小六解释了什么是MVP(最小可运行产品),就是功能上不能再少了,再少就不算个产品了。PPT只懂字体就不算高手,如果你懂了全套,哪怕都只是略懂,你的PPT技能也算一个MVP。
这就是为什么彭小六要这么勤快的做分享的原因了,因为他要进行快速迭代,让他分享的知识(知识)不断得到打磨。
结论:快速迭代,能够让你的核心竞争力根本没人能够模仿。
我认为这也是目标。
三、小结
通过对比以上两位大咖的观点,我觉得笑来老师的观点偏向于真诚和分享的技巧;彭小六的观点则讲了分享的互联网产品思维。两者并不冲突,甚至是互补和践行的体现。
但是落实到行动还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1 加入你决定也从分享的角度开始,做最小可分享产品;首先要确定哪些最小可分享产品;
2 你要确定做分享的形式:文章还是语音?还是用微信?或者其他工具?
3 针对快速迭代分享。要决定如何快速迭代,如何收集反馈?
4 在分享中,如何找到真诚的、有趣有料的故事?
5 尽快开始,上场吧!
这些问题,需要你在自己的践行中,找到最符合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