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
欢迎来到一百挑战
一起在学习中寻找自己的幸福
上周讲 “全能自恋” ,让我们获得健康的自恋——投入去做一件事,投入去爱一个人。有了健康的自恋,在生活中,我们会更有动力,特别是和别人打交道时。
今天的攻击性内容,也是让我们变得更有动力,更有生命力。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如何让攻击性转化为生命力呢?
说起攻击性,日常表现有发脾气、表达愤怒,说 “不” ,然而很多人认为发脾气不好,是没有素养的体现。的确,攻击性处理不好,会变成破坏性。一段关系,可能会因为一个脾气,就散了。
攻击性的另一种表现,是向内攻击自己。比如,抑郁症患者,典型的向内攻击,他们压抑自己的攻击性,让这股能量攻击自己。
既然攻击性的两种表现看起来都不好,那么攻击性有没有意义呢?
老师说:攻击性是人类的一个本性,具有攻击性的人,有真实感,因此更具魅力。
并且一个人,如果缺乏攻击性,他就容易像是虚假的,很难和别人建立起生动真切的关系。
更重要的,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等同生命力。
可见攻击性的重要性,说直白点,我们不可能把攻击性完全剥离,而且还生活得很好。你可能会反问,那些老好人不是在关系中活得挺好的吗?
这个问题中,暗含一个逻辑,那就是老好人(滥好人)没有攻击性。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老师在课程中说:每个人都不好惹。这里的不好惹,不是说不好说话,或对方很高冷,而要从潜意识的层面去理解。
意识层面是微风吹过,而潜意识层面则是波浪滔天。
就是说,老好人(滥好人)表面是很和气,脑子(意识层面)可能也接受别人的命令、别人的批评、别人的否定,但在潜意识里,他们也是很生气的,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表现出来。如果从一生的大视角看老好人(滥好人),他们深层在潜意识的愤怒就会逐渐外显出来。
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可能在人际关系如鱼得水,因为多付出,让很多人喜欢,然而在慢慢变老的同时,怨气也在积累,特别到60多岁,步入老年,怨气就会特别多,甚至说溢出了,会散发很强的负面能量。
可见,如果一个人缺乏攻击性,更多时候,是不喜悦,也不幸福的,即便在意识层面觉得没什么,但潜意识却是很愤怒的。更常见的例子,一些人在公司受到不好对待,会压制自己的攻击性,等到回家后,才发泄到家人身上。
因此懂得把攻击性转化为生命力,尤为重要!
想学习如何转化,得先学个概念:
生本能和死本能
生本能:生命力量,白色生命力,白色能量,指向生长和滋养;
死本能:死亡力量,黑色生命力,黑色能量,指向攻击和破坏。
这两种本能,和前面的正负能量内容类似,两股本能,一开始并无区别,后来走向不同道路,取决是它们是否被看见,是否在关系中被接住。
这个概念就是表面的意思,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死本能转化为生本能,也是转化破坏性的方法。
具体是当一个动力升起时,它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如果在关系中,看见它,并接住它,就意味它得以生存,转化为生命力;如果没有被接住,那就意味它被否定甚至被杀死。这时,就唤起死亡焦虑,产生破坏欲望。
这里的独立的生命,是个哲学概念,是广义的。比如,有时候,我向同学表达一个意见,如果同学没有接受时,就意味这个想法,被否定。这时候,我一般都会和对方“好好聊聊”,但是如果对方真的有理,那我就甘愿让我想法被否定。
也许和同学交流你没有什么感觉,那么你试过向家人、朋友表达自己的意愿、表达某个 “动力” 吗?比如,你想对方表达关心,对方没有理解你,你会不会有点生气呢,有没有一种死本能产生,一种负面的感觉!
再比如,这个学期上网课,有一节课,我想举手回答问题,突然想到这个 “每个动力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 内容,当时我心中有答案了,我就想如果我举手回答问题了,老师也觉得好,那我这份动力是不是就存活了,也会增加我的生命力;反之,如果我有答案,没有举手,或老师否定了我的答案,那是不是也意味着我的动力被杀死了,因此我的死本能被激活了,活力、生命力也被削弱。
更具体的表现,就是当回答问题,老师夸奖后,我就会变得更有活力,半天都蹦蹦跳跳的;反之老师否定了的话,那么我就会沉闷下来,半天都没什么精神。
当然,回答问题是个小事,就算老师否定,我也可以较快恢复。
生活中,总会有更多比回答问题更大的事情,比如,自己辛辛苦苦准备很长时间的方案,被老板否定;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被女朋友说不好;自己关心一下晚回家的家人,被说多事...
这些事情,都会激活死本能,产生不好的感觉,这时候,攻击性就派上用场了。当我们去展开自己攻击性,那么将会获得对方看见自己努力的机会,将会获得对方接住这份动力的机会。
学这个概念,是告诉我们要表达攻击性,获得被接住的机会,而更重要的是获得一段好的关系,彼此滋养。
因此懂得把破坏性转化为生命力,尤为重要,也就是整合力量与愤怒。
试着表达攻击性——赢得被接住的机会
生活中总充满惊喜和意外,很多时候,我们遇到问题,往往不是和熟悉的人,而是和不熟悉的人,这时,我们一般会委屈求全,压抑自己的愤怒,压制自己的攻击性,进而 “保全” 关系。
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前文就说到,攻击性让我们更真实,更有魅力,更具生命力。因此,一段关系有着适当的攻击性会更好。
因此,即便是不熟悉的关系,这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表达一下攻击性。比如,有时候,新加的好友忘记回我消息,一般过后,我会发一些我不开心的表情给对方,以表达我的愤怒与攻击性。
但是,我以前也是不敢表达攻击性的(比如说不),或者说是尽量避免攻击性。
学到这周的内容,我的问题,在精神分析学派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获得幸存的感觉。直白点说,就是表达攻击性后,世界依然存在,他人依然活得很好。之前说过,孩子是有全能自恋的,也是 “神” 的状态,如果家庭在孩子6岁之前,出现一些变故,孩子就会认为是她的 “神力” 导致的,因此会隐藏自己的攻击性,因为害怕再次发生不好的事情。
比如,在孩子小时候,家庭大搬家、出现离异、亲人去世。
不得不说,精神分析学派还是挺适合我的,因为我刚好在小时候,家庭出现了变故。我体会回自己最深的感受时,还真有一种因为我的攻击性,而导致事件发生的感觉。
如今我觉知到这一点,也意味着解开了这个 “潜意识的心结” ,因为从现实来看,世界依然在好好的运行,他人也在好好的活着,所以并不是我的攻击性导致的。
这就让我有一种获得幸存的感觉。
既然对方已经幸存了,那么我现在也可以尽情的表达攻击性,而不再害怕世界与他人被我毁灭了。哈哈哈
如果你也不敢表达攻击性,那就回想一下是不是小时候,家庭出现了变故!
当我们试着表达攻击性,就是开始变得有活力、有生命力。
“去毒化”——拥有更好的关系
当对方向我们表达攻击性时,我们可以用爱容纳这份能量,看见它,并接受它。
这里的关键,在于识别对方的需求。
要当对方冲我们发火,我们第一时间反应的不是大脑,而是我们的脾气。比如,你回家晚了,你家人生气的对你教育批评,我相信你第一反应,不是会想到今天的知识,不会想到看见它,接住它,而是你的脾气也上来了。
因此,识别出对方为什么发火很重要,可能因为某些小事,或太过于关心我们,识别到攻击性背后的爱很重要。用老师的话来说,攻击性就是对方寻找我们的一种方式,大白话来说,表达攻击就是一种爱,爱我们的表现!
这就是 “去毒化” ,是接住对方攻击性,并且还好好活着 ,既然对方需要我们帮忙,那么我们也需要对方的帮助,也就是我们需要关系。
比如,可以向咨询师、老师、父母、朋友表达自己的攻击性,让对方看见,并且接住自己的攻击性,把攻击性转化为白色生命力。
这有一份育儿经,就是作为父母,如果能接住孩子的攻击性,那就好好让孩子的本能淋漓尽致的呈现;如果接不住,就老老实实告诉孩子:父母的实力有限,不能接住你的攻击性,但是要知道,这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的能力问题。
最后的话
请记住,任何人都不好惹!特别是你!
试着表达去你的攻击性,活出真实、有魅力、有生命力的自己;
同时也努力寻找那对的人,开展一段对的关系,让你的黑色能力转化为白色能力,让自己在关系中,不断的滋养自己,打开内心,拥有更有活力更幸福的人生!
建议结合之前的文章一起学习
如果有帮助请分享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