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识付费
前言:
最近学习的视频是关于主讲人曾亲自持刀的一款产品从项目背景到用户调研、需求分析、产品策划、产品设计、产品研发测试、发布等全程详细阐述,完整性要求较高。所以最近主要以文章、书本等多学习过程中一些关于产品的思考用文字记录下来。
今天主要谈谈知识付费,新一代知识焦虑人群喜欢听到的词。
《罗振宇的骗局》一文前段时间火了起来,一时间罗胖被无数人怼。文中描述了我的朋友刘刚(虚拟人物)的一天:
叮铃铃——早晨闹钟响起。
他眼一睁,立马抓过手机,打开“得到”,倾听60秒罗胖教导。刷牙与吃早饭时,打开“喜马拉雅”,“完成了30分钟的音频学习。”然后,他出门上班。地铁上,再点开“知乎live”“听了三个知名答主的经验分享。”中午吃饭与午休的时间,他又点开了“在行”,“抓紧学习了《如何成为写作高手》。”下班路上,他又打开“得到”,“我在上面订阅了5个专栏。”吃完饭,上床,打开“直播”,“听了李笑来的《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然后刘刚带着满满的充实感,终于无比欣慰地进入了梦乡。
知识焦虑症,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指数增长的信息、认知始终抱有匮乏感,担心与社会脱节的焦虑与心理恐惧。就在大家害怕、焦虑的时候,罗胖伸着肉呼呼的手说“来吧,来吧,我给你知识” ,大家在无限脑补此场景。
罗胖在《奇葩说》里也自称自己是臭奸商,会自嘲,但确有才华。他的APP《得到》现在也突破了五千万用户,DAU能达60多万,一时间罗胖成了知识付费的代名词。可这么火这么热的知识付费怎么就被怼了呢?
理由大致如下:
1.学了很久,我的知识和技能还在原地踏步
只要不是耳疾患者,用耳朵听声音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知识放在那里,付费的人都拥有知识输入的机会,重要的是付费的人里面有几成是可以将知识输出的。大学四年,上着同样的课,室友清华保送,自己感觉还不如高中水平,要不要怪大学毁了自己?
2.彼之蜜糖,吾之砒霜,无法对症下药
知识付费就像一剂药,治愈焦虑症的病人。而病人的轻、中、重病情不一,知识付费没法对症下药解决顽疾。三年前,上大学前花了50块钱买了两个小时的一份视频《如何在大学实现基本财务自由》,现在回过头看很简单很初级的道理,就算再还我50块钱我也不愿再看一遍。但这不影响那时的我,因为其中某些话而一直坚持走到现在。
3.知识付费就是大忽悠,均是未经你思考的知识
知识付费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那些喜欢或不喜欢读书,却被冠以读书人的虚荣心,或者暂时缓解了知识的焦虑,假装自己在保持着持续的学习。爱因斯坦说过,“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诚然,现在市面上的听书内容大多数都是经过别人思考的内容,灌到自己的耳朵能留下几分,谁也不知道。但这是否能充分必要的证明知识付费就是大忽悠,我不敢确定。
但是既然有那么多人陈述着自己的一无所获,至少从某种方面证明了知识付费没有从一个全面的角度真正解决用户的需求。回想我的成长历程,高中成绩辣么亮眼(假装很优秀),全靠高中封闭式学校老师24小时全程“照顾”,语文成绩考了年级第一全靠温柔漂亮美丽动人的语文女老师对我的鼓励。知识付费最终的目的还是知识的学习,大胆推论,以下几方面在未来可能需要强化:
a:学习行为的监督
在学习中的监督是有效的,知识输入者担任着无形的教师的职责,若在知识输入过程中辅以有效的监督会强化学习效果。现在有一些背单词的软件,打开手机前先得背个单词;也有提前设定时间,结束前不得在手机进行其他操作的App。强制监督功能是否能被所有人认可不得而知,但至少要想寻找捷径获取知识,还不肯接受监督,那真的是难。
b:学习路径的关键转化
知识输入中,如何将内容附以最优路径,更有针对性的逐步提高也许也是一个方向。每个人的学习程度不同,学习基础不同,若在选择、学习的过程中予以引导,将学习这一关键行为做到更有效,那么用户的产品值感可能会更强。
c:学习结果的反馈
积分商城,任务体系很多都是用来增加用户粘性的一种手段,如何真正从详细的指标予以用户最直接的反馈,从而提高用户积极性与持久性是一件重要的事。学习效果的反馈直接影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感和积极性。而现有的《得到》App,仅仅读了多少本书,读了多长时间两个指标相较而言还是过于生硬。是否在以后的知识产品中细化这一功能,比如每听一段时间予以多形式鼓励或者一定的奖励。或者更加智能地可以从用户专注度,时间长度等多方面给予分析,提供分享入口提高用户成就感等等。
大家愿为知识付费,因为那代表着大众的渴求。如何在未来更好的实现这一诉求,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期待。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