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学习组赴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和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电站村进行实地学习,通过听讲解、现场参观和深入交流,深度学习了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这两个实地教学点的共同特点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要素相融、人文相融、业态相融,充分释放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学习组首先来到东林村的金仓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饲料分公司、生产车间、研学基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田园小综合体示范基地、肉羊养殖示范基地、乡村振兴实践学院等地观摩。
该村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集种植、养殖、加工、游学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循环发展模式。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为主题,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创新循环农业生产方式。村里引进秸秆收集打捆机,将农场产生的稻麦秸秆全部集中回收;建设饲料厂,把回收的稻麦秸秆加工成牛羊饲料;建立生态羊场,用秸秆饲料进行喂养;建成肥料厂,利用羊场粪便生产有机肥,最终还肥于田,形成“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的生态循环链。
随后来到电站村,参观学习了党群服务中心、法治广场、瓜果采摘基地、乡村漫市集、村史馆等。
在学习中了解到,该村主题是“集体经济、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整村动迁,迄今全村形成了工业集聚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态园林果休闲区三大板块。大米、葡萄、梨、冬瓜等各式各样、种类齐全的农产品种植区遍布于整个村中,风格各异的民宿、丛林里的房车小屋,田野间的简朴木房,荷塘周围错落有致的精致别墅,让我们的目光应接不暇。在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实地农旅教学活动,始终保持着激情燃烧的斗志和接续奋斗的干劲,也给我县文旅产业破题起势,打造全产业链联动的田园乡村综合体指明了方向和奋斗目标。
在乡村漫市集三楼,面对着鲜红的党旗,各小组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坚定了理想信念,牢记了入党使命。
5月11日下午,苏州干部学院教学培训处处长何兵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与模式》向我们进行了专题教学,在分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过程中,采取合作社运营的方式,使资产量化权生钱,土地入股地生钱,劳力入社力生钱,资金入股钱生钱,房屋入股房生钱,通过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和五大合作即“土地股份合作、劳务股份合作、资产股份合作、置业股份合作、农房股份合作”,最终实现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人人有股份,村村有收入,年年有分红。整个课堂教学都紧扣培训主题,为大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补充营养”、“充电蓄能”。
“学习力”是最重要的底层能力。心得是体会,思考是选择,视野是高度,信息要判断。学习组利用晚上时间,开展了交流研讨活动,分五个小组,每组1名党委书记和2名村支部发言,结合这次所学的先进经验,从自身实际出发来交流心得体会,讨论氛围异常激烈。
梁部长结合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和大家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要求。指出,我们经过几天的学习,大家都深受要从以下五方面下功夫。一是更新理念,改变观念,提升格局;二是提升标准,注重细节,创新思路;三是核理家底,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四是包装产业,丰富业态,物尽其用;五是党建引领,建强班子,带好队伍。
讨论会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常光磊主持,县领导陈鋆宝、姬向懿参加。常部长对我县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具体安排,要求各乡镇迅速行动,在7月底进行全县乡村振兴逐村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