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两个早晨读完了李欣频的《创意能源库》,这本书是影响她很深的图书、电影、艺术表演的汇编,可以说是她的影评和书评合集。
读了之后首先感慨,这样也能出一本书,而且真的是对读者有帮助的书。李欣频近年来在带心灵课程,和高端旅行,我没参加过,关注了她的公众号,她写的文章很有灵性。这本书介绍的一些书我读过,或买了,却惊奇地发现,我并未注意到她所写的内容或观点。她把她所看的电、所读的书很好地吸收了,变成了今天成功的她自己。
可见,写影评、书评是有多重要。眼睛扫过,心若不留下印记,那些精华还不是你的。我要继续写书评和影评,将他山之石变成我的血肉。
拿几本我也读过的书,来说一说。
第一本书是《秘密》,这本书我在大约十年前读到后,就惊叹不已,大约送出这本书给了十个人,也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尽管在读过之后的年岁里,我实践的不好,但心里始终记得“吸引力法则”和“心想事成”的秘密。
你想要吸引什么,就变成什么。如果你希望有一个很爱自己的伴侣,先让自己处在很爱自己、很爱别人、充满爱的状态。当自己身处在那样的圆满之流,每分每秒享受那种状态时,那样的真实就会被创造出来。
第二本《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书中的反向转念练习,我在上“力量之源”5日课时听过。将针对他人的说法,反向来针对自己。
李欣频写道:
我平常会利用这种方法,列出我最讨厌的人的特质,反思自己身上隐藏的这特质,然后彻底破除。这样以后就不会再遇到这类型的人;就算遇到,我也会看到他另一面可爱的部分,对他完全改变看法。一旦我对他的看法改变,两人的磁场也同步转变,彼此对抗的对手戏就瞬间中止,他就不会在我面前呈现那样的人格特质。
两周之内有两个人对着我抱怨他的环境、工作、家庭,读过上面这几句,我想想自己身上有没有隐藏抱怨的特质,一想吓一跳,还真有。我至今不会开车,每次别人问到为什么不学车,我的回答总是“某某不让我学”,这许多年,我有那么多时间和机会,从前并不觉得急需开车,等到需要时,还没有学。我一直在抱怨某某限制了我的学车,而这件事,归根到底,是我自己过去不曾重视。
我妈刚刚又给我发了微信文章“中国最缺德的人出现了,速看!” 我习惯性反应写了句:这种标题的文章我不看的,我已经说过好多次了!------这话我没发出去,正在写此文,赶紧反思一下,我是不是经常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强塞给别人,这,也是真有。以前看到什么好文章,我也会转手分享给朋友,并不知道对方需不需要、喜不喜欢。有一回,我很严正地对我妈抗议不要发标题奇葩的文给我,内容再好我也不点开看,我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我的妈妈,她,生气了!所以,今后我还是先把自己修正修正,如果这是我亲爱的妈妈对我表达爱的方式,就让她发吧。
第三本《零极限》---最简单的归零大法。“零极限”最简单的应用是四句话“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零极限”就是回到“零”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什么都不存在,什么都有可能。
“归零”,在空性、空无之中,诞生出全新的一切,而不是复制旧版本。这时就先脱离"时间线”的慨念,把自己放在一个“无时间”的状态,因为"无时间”所以“没有急迫、没有压力、没有未来”,于是在做这件事时,会处在绝对的悠闲、宁静、自在、喜悦,这就是创造的最佳环境。
我有好几位简友(写简书的朋友),在文章中毫不辟讳地写到自己的年龄,我不写自己的年纪,我要忽视生理年纪,心理上保持绝对年轻。我想要活出“无时间”的样子,并没有什么着急的。我会慢慢变成一个环游世界的小说家。现在,作为小说家,好好体验身边发生的一切。
这本书里列出了李欣频对50部电影或书或表演的感受,书中精彩内容很多,我没有读过的,待我读完再参照。
我发现了我跟她的差距在于:吸收和实践。有一些书我也读过,但读了就忘记,没有真正吸收变成自己的养分。或者有些理念,我知道了,在生活中,我却不记得运用,刚刚还打算用旧模式来反击我妈。如果不会用,这些智慧,还是别人的。
想要变成一个有创意的快乐的人,一个按自己心意生活的人,那就要带着心去读书,带着心写读书笔记,带着心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