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伍佰老师开演唱会,自己一分钟都不用唱”的传闻在网络上走红。当伍佰穿上他那一身宽松、舒适又难看的月饼礼盒内衬走上台时,你就知道,他要开始检验全国歌迷的唱歌水平了。
一场演唱会,伍佰吉他不拿,话筒不拿,手往天上一指,就开始满场溜达,累得满头大汗。琴坏了也不慌不忙,起个头让观众先唱着,等工作人员把琴拿上台,再缓缓加入大合唱。许多观众看完都表示: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指挥上台演出呢。
伍佰土,几乎是他的“原罪”。首先,是伍佰的受众“土”。因为唱伍佰歌的人实在太多了,不论老少、不论贫富、不论学历,不管是哪种人群划分,都会有那么一批喜欢伍佰的人。伍佰从一开始定位就十分清晰,他就想给普通人唱歌。他要的是雅俗共赏,而非孤芳自赏。
我也爱听伍佰的歌,最喜欢的是《挪威的森林》和《Last Dance》。歌词写到:让我将你心儿摘下,试着将它慢慢溶化,看我在你心中是否仍完美无瑕。是否依然为我丝丝牵挂,依然爱我无法自拔。心中是否有我未曾到过的地方啊!
莫名的想起我19岁时看小说《挪威的森林》,看书的年龄刚好跟书中人物年龄相仿。小说开头描述37岁的渡边君在飞机舱听到甲壳虫乐队的《挪威的森林》,思绪不禁回想起快20岁时的一段青春记忆。
我自认为我的青春期还算正常,没有书中人物对青春,对两性,对人生的迷茫和决绝。不得不承认,日本小说很晦涩很暧昧,特别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就更是如此。看懂之后就产生一种伤感后弥留下来的希望和坚强。
这就是一段关于青春伤痛的故事。写得赤裸裸的伤痛和心灵的扭曲心灵的藉慰,心灵的释放。我记得电影版有个片段:直子不停地快走,渡边君跟在她后面紧凑地走,走了很久,终于直子转过身来,对着渡边君流泪了......突然觉得还是挺尊重原著的。
直子和绿子,抛开男主角,谁都会更喜欢开朗乐观向阳生长的绿子。直子是逃避现实,青春期心理障碍过不去,不能积极面对世界,最终结束年轻的生命。
最后摘抄下《挪威的森林》的这一段:
“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到:‘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这么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