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日,郑州一位96岁的老奶奶多次登上热搜。
走红的原因:爱摄影的郑州小伙拍的张奶奶摆摊的视频传到网上,火了。
奶奶60岁开始出来摆摊,坚持了30年,为的不是养家糊口,而是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人的这种正能量让这个视频火遍全网。
别人问她:“96岁这个年纪还出来卖菜馍?”
奶奶笑着答:“年纪大了就不能卖馍?都卖了30年了,人老了就应该有价值。”
原来,老人工作的时间的从深夜的11点到凌晨的5点,早上回家还要去赶早集买第二天摆摊的菜。
她卖的菜馍售价6元一个,为保证食材新鲜,早上买回来后,马上就将新鲜的菜洗净后放好。
然后自己才开始随便吃点东西,中午以后才开始休息睡觉。
每天的工作时长十几个小时间左右,还日夜时间颠倒,非常辛劳。
96岁的高龄,如此辛劳的摆摊,让网友们产生极大的好奇?
是不是家里没有人管她,又或者没有子女,又或者为生活所迫?
网友的猜测的结果五花八门,都想上门求证。
郑州很多当地的网红主播们都半夜来到老奶奶的摊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于是,就在大家为老奶奶的开朗的性格和勤劳感动不已的时刻,网友们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
“刷!刷!礼物走起来!可以近距离看老奶奶的做馍!”
“亲们,粉丝们,给大家近距离看看96岁老奶奶真实的面容,关注,点关注!”
“火箭走着!快!我每天带你们来看老奶奶!”
“点关注,进粉丝群,快快!双击!”
“宝宝们,666,666,双击!快快!”
这一幕,就发生在老奶奶摆摊的郑州街头,人山人海,本地外地的网红都排着队
摆摊的小小摊位,被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他们不远千里而来,就为了围着96岁的张奶奶拍摄。
这位老奶奶只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老”,能活到96岁高龄的老人,都在家安度晚年了,她还能出摊,还是夜摊。
一个是“金句”:人老了也应该有价值。人活到这个年纪,不开心的事情少想,哭哭啼啼也是一天,哈哈大笑也是一天。
虽然现在普通老百性家庭生活条件都好了,医学也在进步,但一般家庭的老人过了70岁左右就在家舒服的安度晚年了。
而她这么大岁数,身子骨比较硬朗,还能骑车回家,买菜,出夜摊,干的是体力活,就算是年轻人也不一定有这种体力。
最狠的是老奶奶全年无休,能坚持,这怎么不让有感觉惊讶?
网友开玩笑问她:您什么学历?
老奶奶笑答:家里蹲大学。
她还展现家里蹲大学的成果:她长寿,且活得开朗和简单,世间看得通透。
“只要钱来的是正道,没有不容易的事,来的不是正道,再容易也不容易。”
有很多人以为,老奶奶可能生活困难,所以只能靠自己摆摊过活。
其实,老奶奶有好几个子女,个个孝顺,是自己不愿意在家歇着。
子女们其实都不愿意老母亲这么大年纪还这么辛苦,但她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孩子们独立后都不在郑州,她一个在郑州过得很好。
这一坚持,就坚持了30年。
她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让自己有价值。被一位她做小生意不是为了赚点钱,为了让自
己活着有价值。被网友小张拍了视频发到了网上,很快引起网友们的关注和好奇心。
老人身上有着中国老人传统的勤劳、善良、开朗、大方的本质。
老人家每日重复着简单的生活,大智若愚,心中坦荡,小日子过得平静快乐。
但她没想到是,自己与小张那段卖馍的对话,既然有几百万的人在线关注她。
更没想到的是,那些在网上看她的人,都来到了线下,在她卖馍的那个小地方,引发了人潮涌动。
2、
老人可能不知道,现在的中国,如果在成为网红,意味着流量。
流量就代表什么?金钱呀!
这种流量,吸引着各种网红和主播蜂涌而至,找到来的网友也不在少数。
老奶奶就算身子骨再好,也是有96岁高龄的老人,哪经得起这种人流来买馍?
一晚上除不手不停的要做活,还要回答成百上千人的问题。
这样的情况,要是一般的商家会高兴得不得了,毕竟人红就是品牌红,产品会越卖越好,有钱赚。
但是老人家却是生平第一次受到如此关注,根本受不起。
不仅体力跟不上,完全打破她能承受的力,又要面对这么多的境头,精神上也承受不起。
这种情况,有一位普通市民选择报警,警察来了,那些拍的各种网友才散了一些,让老人能歇口气。
当网友再次采访老人问:您现在是网红奶奶,这么多人来买您的馍,您高兴吗?
对这样的提问,老奶奶无奈地回答了:我不知道什么叫网红,我不能让他们吃不上馍,累!
老奶奶的表情告诉我们,她并不高兴,她的体力根本吃不消,一晚上做这么多的馍。
但他们只要站在她的摊前,奶奶会还是会尽力让所有的人都能买到馍。
在她的眼里,这些年轻人并没有恶意,她体会着所有人的不容易。
但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她的不容易?
现场,不仅没有人体恤老奶奶,还有人不停的催着她做馍。
本来生意往来无可厚非,你给钱,我给你馍。但实际上,他们要的并不是馍,而是老人这座金矿。
主播们花的六元钱买馍,与他们在网上获得的礼物相比,九牛一毛而矣。
而这位96岁高龄的老人,私人生活被各种挖掘和爆料。
就像上大家一起发现了一座宝藏一样,各自用法,都想分一杯羹,不拿到多一点,都舍不得离开。
而这种流量为王的时代的受害者,张奶奶并不是唯一。
在这之前的“拉面哥”,也是个特别的例子,简单的生活破碎不堪。
3、
拉面哥的走红,是因为他的拉面3元一碗,卖了15年,不涨价。
现在全国卖拉面,随着物价上涨,素的都卖到6元以上,加荤菜的都要10元以上。
而他的拉面还停在15年前的价格。
他不愿意涨价的原因,听了让人心疼,他说:老百姓挣钱不容易,如果我涨价,拉面变贵了,老百姓舍不得吃了。
他们夫妻俩靠着这个拉面摊子过生活,孩子也要上学,这收入是全家人的活计,但生活并不能改变他们心中的那中善良。
网上称他为:纯善之人。
现在是物欲社会,有这种情操的商家太稀有,所以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人的本性。
在他的眼中,他的面是卖给村里来来往往的村民,卖给跟他样的生活不易的人。
这里乡里乡亲的情意,他是最为看重的,来吃面的大多都是农民,他也是农民,所以能体会那种生活不易的艰难。
自从有人将他的视频和事迹传到网上后,他红了,他的摊位都被各地的网友挤得水泄不通。
里里外面都是不认识的人,他一下懵圈了。
因为这些各地来的主播和网红们,都不是真心来吃拉面的,全是为来蹭热度。
为了又是那两个字:流量。
这些人来了之后,那些乡里乡亲的顾客们都不敢来吃面了。
拉面哥所在的那个小村落,每天都是车流人流不间断。
网络上那些主播们,上码着各种奇葩事件。
有的人为那点流量,在现在“卖身葬父”,各种桥段,五花八门。
镜头里,除了人,就是人。
这种场面,拉面哥没有见到过。
看人的较多,买面和吃面的人没有几个。
附近的村里的乡亲们也没见过这种场面,谁都怕一不小心被全国人民观赏,于是都不去他的摊上买面吃。
老实的拉面哥非常不知所措。
他做了15年的拉面,只是在简单过着生计,给乡亲们提供一碗经济实惠的面条。
他这样做点小生意,养活了自己,养大了孩子,和睦了邻里,完全不是当下市场经济下的商业思维。
他是个地道而又淳朴的农民,过着简单的生活。
而网络主播们的到来,严重破坏了他的简单生活,他们为了自己的流量,什么都做。
有的主播还诱导拉面哥帮忙宣传自己的商品。
最后,拉面哥鼓足勇气说出内心的的话是:我希望他们离我的生活远点
但是,拉面哥的话,对于流量为王的网络主播来说,显得那么的无足轻重。
没有人能挡住那些对着拉面哥的摄像头,也没有人能让这么人不来这个地方。
拉面哥每天的生活,被完全的爆光在网络的世界。
这种完全没有隐私的生活,想想让人透不过气来。
拉面哥为逃避这种生活,躲离开了家。
但那些人却怎么也不放过他,继续在他家附近,等着他回来。
新奇热、流量时代,谁找到了热点,谁就挣到了钱,这就是当前网络直播的一种生存状况。
你没有招惹他们,但是你的身上有他们想要的流量。
大家还记得那个长得酷似马云的农村孩子吗?
5、
江西永丰县石马镇严辉村9岁男孩范小勤,因为长相酷似马云而走红。
2017年经过热炒后,小马云签约一家网红经纪公司。
之后,小马云坐豪车、有保姆 、随行都有随从,时常出入高档场所。
2018年还参演过《爷儿俩》,一时间成为网络的热点和话题。
如今,“小马云”被网红公司榨干了商业价值后,公司很快与其解约。
而他被送回农村后,不仅被家里人嫌弃,而且没有读书的他基本算数也不会。
身高也不如同龄孩子高,他已经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讲不出来了。
网红价值一旦被榨干,剩下除了一地鸡毛的生活,还有让人堪忧的漫长一生。
范小勤的家庭还是村里的五保户,至今未脱贫,那昙花一现的希望,被现实打得体无完肤,可惜。
6、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变成被别人追逐的猎物。
当身上流量价值被洗劫一空,围猎都才会知足的离开。
他们从这个过程当中,收获大量的流量和金钱,但那些被拍者的生活一地鸡毛。
他们从不在乎你的生活变成什么样子,他们想知道自己能得到粉丝和金钱,这就是人生的贪婪在作祟。
96岁张奶奶如此,拉面哥是如此,范小勤也是如此。
摆摊张奶奶年龄最长,看的世间人最多,那些站在摊前的人是什么人,她的心里最清楚。
她一语道破玄机:尝馍是假,看人是真。
无论是摆摊张奶奶,拉面哥,还最小年龄的范小勤,他们拥有着最朴素的情感,最简单的生活,却受到了伤害。
言而总之,这种现象的发生,直播缺乏管控的结果。
可以说,在网络上打赏给这些主播大量金钱的人,也是无良主播的“同伙”。
如果没有数以计万的关注和打赏,这些无良的网络主播也会失去了疯狂拍摄的动机和动力。
而对于朴实本份的老百姓来说,能好好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不被打扰,就是我们能他们最大的善意和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