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集聚起了雄厚的革命力量,清政府的新兵里也有革命党人。
1911年下半年,武昌起义爆发。
起义时间原定为10月6日,由于形势变化,时间一再更改。
革命党人在武昌的地下指挥机关被清军破获,起义军花名册被搜走,形势严峻。
10日上午,革命党人熊秉坤提议当晚发动起义。
到了晚上七点,熊秉坤朝天开了三枪,发出了起义的信号。
清政府的监视官命令士兵们开枪,但他自己的手下几乎都是革命党人,他只好偷偷溜走了。
起义军切断了电话线,清军失去了指挥。
炮营的士兵把火炮架在蛇️山上,朝着吴兆麟的总督衙门连连发炮,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冲进总督衙门。
吴兆麟慌忙逃走了。
第二天凌晨,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了全国各地。
革命党人宣布废除清朝廷的清朝宣统皇帝年号,建立新政权,国号为“中华民国”,由黎元洪担任都督。
接着,十几个省市通过武装起义脱离了清政府的统治。
外国人便四处鼓吹只有袁世凯能控制局面。清政府只好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掌管军政大权。
袁世凯很快占领了汉口和汉阳,却没有攻打武昌,而是派人与革命党人谈判。
黎元洪答复说:“只要袁世凯停止进攻,推翻清朝统治,我们就选他做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喜不自胜,劝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退位,并保证保留他们的称号和皇族私产,每年由中华民国拨给皇室四百万元。
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退位。
就这样,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到此完结。
认知卡(武昌起义)
认知:黎元洪答复说:“只要袁世凯停止进攻,推翻清朝统治,我们就选他做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喜不自胜,劝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退位,并保证保留他们的称号和皇族私产,每年由中华民国拨给皇室四百万元。
启发:袁世凯是个伪君子,答应了革命党人推翻清朝统治,劝宣统皇帝退位,最后却自己做了皇帝。革命党人的心血和牺牲换来的成果被他骗去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革命的道路,漫长而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