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一个本源,这个本源是世界的来源。因为世间万物都在不停的生灭变化,在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人类不免疑惑,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人类不免对此生存在的意义产生疑问,人生难道仅仅是吃饭、睡觉、繁洐后代吗?如果是如此,那么,人与动物也没有什么区别。这是自以为高贵的人类所无法忍受的。
对于西方人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上帝,上帝创造了这一切,人也是上帝创造的,而且上帝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天堂,等着人类去。人这一辈子的目的,就是信仰上帝,按上帝的指示行事,人就可以回到上帝的身边。如果继续问,上帝既然创造了人,又创造了天堂,为何又把人丢入凡尘,令他受苦,何不让他永世在天堂呢?《圣经》记载,是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犯了罪,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所以,人受苦的目的,就是赎罪。而且,上帝是仁慈的,派他唯一的儿子耶稣来到世间,以他的血洗尽了人类的罪。因此,你一定要把耶稣的灵请入心里面,除去你心里的污垢,不再犯罪,才具有了被上帝拣选而进入天堂的资格。所以,你觉得人生苦吗?这恰好是你走向天国的通道。
在道家看来,世界的本源是道,道产生了万物,包括人,但人与万物一直在道里面,这是道家高明的地方。
“道法自然”,自然就是自己如此,本来如此。就是说,道是自因,他是绝对的、永恒的,无限的,这是道的超越性。这一点和世界上绝大数宗教没什么不同,任何宗教都有一个最高的存在,如基督教之上帝,印度教之梵天,但道家与众不同的特点是,道具有内在性。
道的内在性指道在万物之中,庄子说,道在瓦砾,道在稗麦,道在屎溺。道不离物,道无处不在。对于基督教而言,上帝就是上帝,上帝与万物截然不同,上帝是创造者、审判者,他与被创造物泾渭分明。但是,道在万物之中,绝对不能说万物中有道,如果说万物中有道,花有花的道,草有草的道,就有万万千千的道,道就不可能是一个绝对的存在,它就没办法解决终极来源和归宿的问题。
道既有超越性,是万物的来源,又有内在性,在万物之中,这实在不好理解。但这就是道家的奥妙之处,你悟到了,当下就可获得一种力量,一种快乐,一种解脱,而不必象基督徒,一辈子忍受修炼的痛苦,祈求上帝的赦免,等待茫茫然的末日审判。
道的内在性是通过德来实现的。《道德经》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贵,珍惜的意思,世间万物没有哪个不珍惜德的。德是什么?万物得之于道者谓之德,也就是禀赋、天赋,万物从道中获得了一种禀赋,从而才能生长发展。德与道在性质是上一样的,他们的关系是个体与整体,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举例而言,任何磁铁都有吸附铁的特性,从磁铁上切下任何一点,它在性质上与磁铁是一样的。
所以,德离不开道。它是来自于道,但又从来不曾离开道。万物有了德,发展出千姿百态的美丽,但终究在道中。这一点,是理解道家思想的关键。
万物有德,万物都循着禀赋发展,花,一定长成花的样子,草,一定长成草的样子,狮子一定是狮子,即使它是被羊养大,它还是狮子。真的吗?有人会说,你看动物园的狮子,不是连一只鸡都咬不死吗?这是人为的结果,如果你把狮子加以适当的训练,把它放回野外,不久它就会恢复草原之王的雄风。
但是,人的禀赋似乎出了问题,人从道里面获得了自由思考的能力,人的能力可以阻断江河,可以提炼矿物,可以驯化家畜,他把自然界视作自己的私物,予取予求。人类在获得空前满足的时候,却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的干扰。比如,澳大利亚的中部本来有树,英国人来了,觉得这些树不美,于是全部砍掉,种上从英国带来的树,结果不适应当地咸热的空气,大量死亡,造成了沙漠化。人类这样滥用自己能力的事件举不胜举。我们不经要问,道给予人类的禀赋难道就是让人类胡作非为吗?人类也很可怜,他会说,是你给我这个能力,当我运用这个能力的时候,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你不能怪我。
且慢,人类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吗,人类真的有自由吗?吴哥古窟现在深藏于原始森林之中,但在八百年前,他还是吴哥王朝的都城,他的毁灭是吴哥人盲目开荒,致使土壤裸露,在一次巨大的泥石流中,一切都消失了。几百年之后,被砍伐的森林又回来了,渐渐的把古城包围……
道有他内在的规律,“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人类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有自由,但实际上人类时时处在道编织的罗网之中,“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人活着,就要悟道,道对人的启发在于:
第一、在道面前,一律平等。人人都来自于道,都具有道赋予的禀赋,所以就要接受自己的状况,欣赏自己所有的一切,而不是盲目的去羡慕人家,模仿人家。最要紧的是,不是看人家拥有什么,而是珍惜自己拥有什么。
第二、要保持平衡和谐的状态。不仅要与自然界保持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更是关键。老子说,要“复归于婴儿。”婴儿的状态就是完美的和谐状态,我们的身体不能回复到婴儿的身体,但我们的心理可以回去,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第三、得失要看淡。庄子常说“不得已。”就是不由得自己,一切顺其自然,好象有什么力量在推着自己走一样。但这不是消极,而是说条件成不成熟,你要有正确的判断。庄子说,“泛若不系之舟,所到皆岸”,舟到哪就到哪上岸,不必有个非要达成不可的主观愿意,而是顺着趋势、规律而为,不是很潇洒吗?
第四、万物都值得欣赏。因为万物皆来自于道,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苏轼说,“凡物必有可观,必有可乐,非必怪奇瑰丽者也。”万物的存在并非是为了人类而存在,如果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看世界,万物无一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