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完安妮老师的澳洲版权课程《故事的力量》之后,我就一直盘算着要研发一门关于“讲故事”的课程。一是由于受到课程的触动,第一次认真看待讲故事这件事,发觉它真的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各个领域;还有一个原因是安妮老师的课程主要针对商业用途,又是引进课程,很多例子从英文原版翻译过来,很难与我们日常生活产生共鸣。更重要的是,目前还没有看到针对家庭教育和儿童沟通方面的故事课。
在上周完成的《毕加索的奇幻之旅》课程中,我将学习力与思维能力的训练融入到毕加索的生平线索与创作分期中,让孩子们在了解伟大艺术家的同时学习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学生都是8-12岁的小学生,而课程却是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整整一天。天性使然,让这些本在假期中愉快玩耍的小家伙们都乖乖聚集在房间中安静上课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却有自己的秘密武器——讲故事!我采用艺术赏析——思维训练——故事引导的穿插授课方式,让孩子们始终在看——听——说——练——悟五个环节不断交替。每当我为大家讲解毕加索以及他伟大画作背后故事的时候,我能够看到一双双好奇的小眼睛中放出的光芒。
这次授课体验让我再次确信了“故事课”的价值。于是,我再一次剁手,大量购进故事书系列进行主题阅读。这次介绍的这本就是其中一册。
作者麦成辉是香港皇冠出版社董事总经理、总编辑,香港青马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人,香港流行图书出版协会创会会长,香港树仁大学“故事课(Storytelling)”客座讲师。这本书就是他应香港树仁大学之邀开设的“说故事”课程的内容,可以理解成是他课程讲稿的缩略版。
本书之所以能够吸引我,让我作为主题阅读的开篇,是由于它的特点非常鲜明。
一、章节名称都是由课题来命名的,阅读起来感觉思路非常清晰。
第一课 为什么要学习讲故事
◎为什么我们喜欢听故事?
◎得到出乎意料的好处
第二课 故事是什么?
◎一个看到人生无限可能性的窗口
◎一种理解世界的视角
◎一种世间的可能性
◎一种状态的转变
◎讲故事的人和故事本身存在着神秘魅力
◎扣紧主题,才可以扣紧听故事的人的心
◎讲故事,就是展现自己的想象,感染启发听故事的人
第三课 如何塑造人物?
◎孙悟空和唐三藏,你能记住谁?
◎故事展开有赖于人物塑造
◎人物性格需要冲击与变奏
◎从天真者到魔法师的六种人格进程
◎冲突不止,故事不熄
第四课 展现情节的力量
◎富有节奏感的情节
◎必备的五个情节阶段
◎学会简化,不强行使用技巧
◎纸上谈兵的,只能做评论者
第五课 叙事观点:讲故事的第一关
◎先决定用谁的脑袋去讲故事
◎视角不同,效果不同
◎不成功的多重观点就是错置观点
第六课 故事三要素:叙事、场景、对白
◎善用三要素,故事不会错
◎从经典中获得灵感
◎用场景来拉近距离感
◎用叙事来增添想象空间
◎用对白使故事鲜活起来
◎三要素的配合法则
第七课 练习讲好故事
◎从练习讲“我的故事”开始
◎剖析“我”,了解“我”,才能讲出“我”
◎任何经历都是故事
◎第一个故事:因减肥而改变的人生
◎第二个故事:用母爱战胜自卑与挫折
◎第三个故事:看似幸福,也会有遗憾
◎要对“讲故事”产生激情
◎最后对你的故事进行编排和润饰
这样的结构其实等同于课程大纲,对于关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我来说,自然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二、采用案例简单而接地气。
对于大多数课程来讲,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干货,而是故作高深。在这个到处追求干货的知识付费时代,如果这个课程一次就听懂,不用回去消化吸收,这个钱貌似花的就不值得。因此,你会发现,很多课程中的例子往往似是而非,或者故作高大上,这些例子得确很吸引人,但问题在于太吸引人的例子往往喧宾夺主,抢了作者观点的风头。以至于最后学生只记住了例子还是不知道如何去运用。
这本书中的例子都非常简单,以至于让你觉得太简单了,简单得甚至有些重复,但是正是由于简单,让我明白了作者真正想说的。这对我是个很大的启示!
三、实施回顾总结,章后要点提炼。
本书在编排上非常有心,同时能体现出作者授课时适时回顾的风格。在每一个章节之后都会有“知识点温习”,并且用不同色彩的纸张与正文区别开来。一张纸上呈现出作者在这个章节中希望读者记住并掌握的观点与方法。相当于帮助读者整理了笔记。
当然,这个设计也要从两方面看:作者的用意固然是好的,可以帮助读者节省重读与回顾的时间,甚至最快速获取要点,符合效率至上社会的需求;同时,也剥夺了读者一部分自主思考的空间,从同一本书中,不同读者看到的侧面不同,获取的有效信息也是不同的。
这本书其实写的并不是非常细致,而是综合了各家之言。不过,字里行间,我们能够看到作者作为资深出版人、媒体人在行业中的见识与行业心得。这也是蛮不错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