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为孩子人生发展打底色的教育,如果陷入家庭教育的误区,将会导致“忧郁儿”、“妈宝男”、“只会学习的机器”等等“问题孩子”。
那么,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一:教育观念---取“经”忘“本”
有一次我在学校的讲座结束后,一位妈妈迟迟没有离开,她握着我的手饱含泪花地说:“我有一位优秀的妈妈,辛苦地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博士。现在的我是一位大学教授,我也学习了很多家庭教育的书籍,可是我同孩子是‘熟悉的陌生人’,就连好好说几句话都是一种‘奢侈’,我是一位失败的母亲……”
面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各种问题,父母们都会迷茫、焦虑。育儿路上各路取“经”:学习各种家庭教育书籍、听各种专家讲座、参加各种家庭教育沙龙等。但是,很多父母“忘”了家庭教育的“本质”,所以焦虑一直未得到缓解。
家庭教育的本质可以归结为“两个关系,一个独立”。
第一个关系为夫妻关系,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境,如果夫妻关系不和谐,孩子的心理健康就很容易出问题。
第二个关系为亲子关系,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就像上面的这位教授妈妈,她同孩子是“熟悉的陌生人”,因为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即使掌握育儿的秘籍和黄金法则,也将统统失灵。
一个独立,就是如何让孩子独立,独立是孩子成长教育的主心骨,如果孩子没有真正“断奶”,他就无法蜕变为真正的社会人。
误区二:教养方式---“爱”与“规矩”失衡
做父母就好比在“玩”天平游戏,一端是“爱”,另一端是“规矩”,父母的智慧就是如何保持天平的平衡。天平失衡一般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有“爱”但缺少“规矩”,即“溺爱型”教养。主要表现为父母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出发点,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缺乏对孩子的管束。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懒惰、缺乏独立性和社会性等问题。
第二种情况,有“规矩”但缺少“爱”,即“专制型”教养。主要表现为父母独断专行,对孩子控制过多,干涉过多,要求过高,常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容易导致孩子形成消极、盲从、冷酷、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等问题。
第三种情况,缺少“爱”同时缺少“规矩”,即“忽略型”教养。主要表现为对孩子放任自流,认为孩子只要不惹祸,不出大事情就行了,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生活。容易导致孩子形成情绪不稳定、创造力差,甚至厌世轻生等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天平平衡呢?密码就是充满爱的规矩和带着规矩的爱,即“民主型”教养。主要表现为对孩子的合理需求给予最大的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求则温柔而坚定的拒绝。
误区三:教育内容---重智轻德
小屁孩:妈妈,您退休之后想干吗?
妈妈:帮你带宝宝哈。
小屁孩:我才不要您帮忙带呢,我可不想我的宝宝像我一样可怜。
妈妈:那我要做什么呀?
小屁孩:我早就想好啦!等您退休,我来带您。
妈妈(充满期待):怎么带我,带我去旅游?
小屁孩:上午学舞蹈,下午学画画、写作,晚上学书法,不许看电视、逛街,我会给您排个时间表,您照做就好啦!
妈妈:……
孩子到了学龄期,每天的生活安排“满满当当”。周一到周五,白天在学校学习,放学回到家有一堆的作业,甚至还有父母布置的“加餐”作业。到了周末,除了周末作业,还有各种补习班、兴趣班……
“少即是多,多即是少”,“多余”的教育是“有害”的,“满满当当”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缺少“灵性”,孩子“灵性”的丧失是教育的悲哀。
其实,学校教育的重心在“成才”,家庭教育的重心在“成人”。当孩子长大进入“社会丛林探险”时,考验的是他的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
所以,做为父母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轻轻松松做智慧父母,用最平常的方法培养出一个正常的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温馨提醒:
如果想了解更多才爸家庭教育音频课程
烦请关注【字强不息】公众号-点击菜单栏【空中课堂】-【少能学】-【家庭教育活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