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接力守护苍山“绿”
罗帮义 张钰琴 文/图
在苍山护林中,同样有一种传承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六十年前,17岁的鲁全生带上柴刀,开始日复一日的巡山;如今,巡山护林的青壮年变成了鲁全生的大儿子鲁卫培。父子两代接力,都将热情和年华播散在家乡林海,用坚韧与担当守护着苍山“绿”。
鲁全生是洱源县邓川镇旧州村委会大营自然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今年77岁的他皮肤黝黑,额头上的皱纹层层叠叠,戴着一顶解放帽,穿着一双布鞋,虽然年事已高,但穿行在茂密的山林中,老人依然健步如飞。1962年,鲁全生挑起护林的担子,守护着大营村界内的苍山,作为山中唯一的护林员,鲁全生几乎日日与山为伴,钻山沟、爬树林,这样艰苦的守山生活,而他一直坚持了37年。2019年8月,大儿子鲁卫培毅然踏上父亲走过的路,也成为了大营村的一名护林员。到现在,这对父子已经守护了家乡山林四十年。
从鲁全生的家里出发,沿着山路走上十分钟,就觅得一个视野绝佳的小山坡,将周围苍山的景致尽收眼底,驻足于山坡之上,低头一望,野草从脚下铺开至小路,再抬头远眺,是连绵不绝的绿意,浅绿、翠绿、墨绿撞在一起,将视线从远处拉近,能看到秀颀挺拔的松树、低矮的灌木、摇曳嫩枝的杜鹃花……或茎直立挺拔,或茎攀缘缠绕,它们涌动的皆是绿,除此之外,有星星点点的紫色、粉色、白色,花朵点缀其间,全都在用自己的生命体态来尽情展示何为生态美。
而鲁全生说以前不是这样的。在他的记忆中,幼年时候,大营这里居住的人家仅有十几户,村民缺乏生态保护意识,他们砍下树木用来做饭取暖、盖房子、做家具,余下的卖给山下的人家,获得经济收入。能卖的树木越来越少,为了生计,村民将主要精力转向发展种养殖,然而随着森林资源的破坏,雨水量少,种养殖收入并不可观。1962年,鲁全生当上了村长,看到伤痕累累的山林,鲁全生心疼不已,他知道苍山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他在担任村长的第一年,就打定主意要转变村民思想,鲁全生向村民提出了“护林”。对于一直砍树的村民哪里能够马上接受护林,他们谁也不愿意当护林员,鲁全生直言“我来当”,他当时想着自己带头把林护好,让村民切切实实地看到护林的好处,感受护林的重要性,实现一人牵动全村人,让村里人人保护山林、人人爱护生态。从砍树到护林,山林“蝶变”的新篇也随之展开。
每天,山林尚在沉睡时,鲁全生家的厨房里就传来了做早饭的声音,耳边是窸窸窣窣的声音,鲁全生知道自己该起床了,他洗漱、吃完妻子做好的早饭,早早六点多,鲁全生就带着干粮,背上柴刀,有时让家里的狗做伴一起出门巡林。
巡山全靠两条腿步行,深一脚浅一脚,鲁全生爬山坡、穿荆棘,渴了就喝山泉水,饿了就吃干粮、野果,累了就靠着大树小憩一会。经过长达十二三个小时的徒步,鲁全生迎着星月下山,这才结束了一天的巡山。在家人的记忆中,鲁全生护林那段时光,都是顶着晨星离家,披着夜色回家,热了一遍又一遍的晚饭、挂念他的妻子在等着他回家,而年幼的孩子和家里养的蜜蜂、牛羊抵挡不住睡意只能阖上双眸,在梦里和他相遇。遇上盗伐林木频繁、重要防火节点,鲁全生绷紧弦,延长巡山时间,加强巡护。有几次,鲁全生晚上十点多都迟迟没有回来,家里人慌了神上山寻找,最后与下山的鲁全生相遇。鲁全生安抚道“没什么事,今天多走了走。”一家人安心又高兴地回家,山林中也响起热闹的脚步声,声音退去时却已经十二点。巡山,不分昼夜,鲁全生深入树林山沟,排除潜在隐患,收缴火种,防止有人进山乱伐林木,用脚步丈量着大营界内的苍山寸土。
在日复一日的巡山路上,在三十七年的守望里,鲁全生的工作生涯并不平静,防砍树、防灭火,无不都是冒着生命危险。但提起这些,鲁全生脱口而出的是两个字“不怕”。他的思绪回到过去,有天晚上在巡山途中发现前方隐隐约约出现几个人影,走进一看四五个青年在砍树,他立马喝止,砍树分子面露狠色,说着威胁的话语,鲁全生没有退后一步,而是脚步逼近,大声呵斥,这股“不要命”的劲吓退了砍树分子。在护绿上他无畏不退却;在防灭火上他敢于冲在前。记得有天夜里,鲁全生刚端上饭碗,就看到山林间缭绕着一股黑烟,想也没想,他放下碗筷,头也没回扎进林子里,快速赶往着火点,见到火势小,他只身一人把火扑灭。鲁全生说小火面前,我不怕,大火面前,我同样不怕。有次鲁全生遇上火势很大,火舌都已经伸到隔壁村的地界,消防队员竭力灭火,此时山上、坝子的村民都赶来灭火,鲁全生也是其中一员,他冲进大火蔓延方向的森林中部奋力扑火,在守林、护林上,义无反顾。
鲁全生将心血倾注山林,村子里的人都深受触动,慢慢地转变思维,在政府拨发木种子时,他们共同参与到播种育林中,用双手增添绿林,被动护林变主动护林,一人护林变全村护林。
鲁全生的无畏、坚守也深深烙印在儿子鲁卫培心里。每天早出晚归,跋涉山水、踏过荆棘,父亲却从不说累;看到大小火情、面对不法行为,父亲总是扑上前。在他的心中,这个平凡的村民却是自己伟岸的父亲,父亲身上的执着、果敢在他身上生根发芽。在鲁卫培20岁时,鲁全生就带着他巡山,把护林本领——树林里的每一片土地的情况,哪里容易失火要盯紧些,哪个区域必须每天巡……一一传授给鲁卫培,也将护林的“初心”传递给鲁卫培。“护林是为了子孙后代,”父亲殷切的话语时不时回响鲁卫培耳边,他觉得自己是大山的儿子,生来就是守护这片林区的,带着这份信念,他决定也要当一名护林员,接力守护这片树林。
2019年8月份,鲁卫培成为了大营村的护林员,一身迷彩服、普通的解放鞋、红袖套、高音喇叭,成了他每天的行头。早上八点,鲁卫培和队友们分区域开始巡山护林,他们一边爬坡一边观望周围情况,清理枯枝枯叶,查看是否存在火灾、塌方等安全隐患。而每到森林防火期,鲁卫培的护林工作更加紧张,工作区域不单是山林,而是覆盖到整个村庄,鲁卫培要和其他护林员们轮流驻守卡点,严格排查进出车辆和人员,把住火源入山关,坚决杜绝火种入山。同时在村庄路边彻底清理可燃物,消除火灾隐患;做好防火宣传教育,人走到哪儿,宣传工作就开展到哪儿,把林业政策法规、防火常识禁牧政策等都一一传达给村民。
鲁卫培与父亲一样,从来没有“歇歇脚”的念头,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护林工作中。同事们也都说:“不管是身体不适还是严寒酷暑,鲁卫培从没‘掉过链子’。”
在跨越两代人的时光里,苍山在呵护中悄然变化,如今青山入画来,而大营村从砍树到退耕还林再到如今的产业转型发展,不断焕发出新生。目前,大营村强化林业资源管理,组织护林员观察松子、杜鹃成熟情况,保证在最佳时间采收,禁止抢采和破坏树木的现象发生。当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农田水利工程、蔬菜大棚工程……一一落地到完工,大营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村民在自家的耕地里因地制宜发展养蜂、荷兰豆、辣椒等种植。村民的生活越发红火起来,鲁卫培家十几亩地里有玉米、蔬菜、荷兰豆,一年下来,三万多的纯收入就到囊中。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从父亲那里续写,鲁卫培的护林故事依旧继续,巡山的脚步没有停止,而这条路的远方是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