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初恋这首情歌》。看片名就知道这是一部有关青春爱情的电影,我忘了当时为什么选择这部电影,也许为了缅怀一下逝去的青春以及那遥不可及的爱情。
整部影片有些让我失望,故事情节比较老套,讲述了一个初中男孩羞涩懵懂的爱情故事,他长得比较清秀,在学校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欺负,当然,也不是总欺负他。和国产青春题材的电影桥段相比,他在剧中只是被班里的坏男孩欺负过2次。
教会学校的老师只是觉得他目无尊长,火爆的脾气上来啦,才把他按到水池里,给了他点颜色。
有一天他突然遇到了自己的女神,大他一岁的女孩,为了刷自己的存在感,他组建了一个乐队追求这个女孩,孩子们还是很有才能的,他们的青春生活因为这个乐队变得有趣多了,乐队成员的角色长得都比较有戏剧效果,矮的、龅牙、黑人。除了男女主角还算青春可人。
影片最大的败笔来自于剧情的平淡无奇,没有太多的角色冲突。故事设定虽然是80年代,但是并没有太强烈的80年代风格。怀旧元素运用的并不太多。电影镜头的带入感不强。
男孩追求女神的过程似乎没有经受太多的曲折,女神先是参与到乐队的一些排练中,轻描淡写的交待了一下女神和前男友的关系。因为女孩男友脾气火爆,他俩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男孩在学校第一次公开演出的情景,并没有过多情感刻画,环境的描写过多。
如果我来改编剧情的话,应该加强女主角和男友的矛盾,以及女神后来与男主之间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女神的抉择,后来决定不再见男孩,而是要和男朋友去外国追寻自己的模特梦,男孩子的悲伤应该强化。这部电影在豆瓣的评分居然达到8.2分。有时候豆瓣电影的评分只能坐一个大概参考。
但是有一个小的桥段,我觉得蛮有趣,乐队邀请了以前欺负男孩的同班同学当保镖。那个渣男居然答应了,其实每个渣男心中也同样有种渴望被认同的情感。渣男在乐队演出的时候,拼命和那个教会老师搏斗,保证他们的演出顺利进行。这些也表现了小人物渴望获得群体认可的一个细节。因为这不是感情的主线,所以,剧中没有着重笔墨来描写。
影片的风格有点纪录片的调调,镜头有时候移动缓慢。导演应该是个新手,影片表现的是80年的故事,海报却是剪影的波普风格,真的是随性而为。但值得肯定的是海报的排版非常好。
客观的讲,近年来我看了很多国产青春爱情题材的电影,比如:《高跟鞋先生》、《夏洛特烦恼》、《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拍摄的水平明显上升,在角色的选择上,中国走的是韩国路线,清一色是帅哥美女,这没有什么不对,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刷脸的时代,画面感极其唯美,并且会穿插一些搞笑的桥段,加上歌星唱的主题曲,虽然电影过于商业化,但不能否认在整体的电影制作水平在逐年提高,这还包括片头制作、海报设计、前期推广宣传,做的活力十足。
青春,多么美好的年华,留在我们记忆中的即便是苦涩,回忆起来也是幸福的味道。
青春是你经历过最美的时光,它伴随着我们慢慢的成长,成长必然伴随着跌倒、苦痛、收获、喜悦、甜蜜,种种情感的交杂。
“纯真“”应该是这部电影给人影响最强烈的地方,当男孩跳水救了女神那一刻,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吻了女主角,还是多少让人有些许悸动的。
但是,但是,早恋有危险,看片需谨慎!
青春最主要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学习成长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