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不曾写字,并非心中无所想,而是总觉匆匆,舍不得幕前静坐。
兴许是太害怕寂寞空虚捱不过孤单罢,总不肯一人静默于室 。惶惶匆匆过,抑或凑那无关的热闹,而后坠入更低的心境。只因,心若不安,到哪都是流浪。
今日,便只想静坐家中,暖炉热白开散开长发便觉自在欣然。
过往憾而不可追,惜今时却不宜恋。
卿卿佳人偶遇,今朝得卿相伴,草木年华生辉,似清风如流水,淡然愉悦。
朗朗君子相逢,今朝与君相恋,情起而深尝尽百般滋味。
终将心生根蒂觅得归处。
古人云,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甚是。
人分三阶,由里而外,心、灵(亦可称神)、身。身生心便生,灵生于心成,心、灵皆寄于身。心如孩童,懵懂纯真亦无知,借身于俗世修灵,心制身而牵于灵。心动身动乃灵合,心动身不动乃灵足;心善则身、灵必善;心若不善,借身修恶灵则大恶,借身修善灵则制恶。善或不善尽在心、灵、身斟酌把握之间。
心、灵起于身亦灭于身。俗世身必衰,而心能养身,灵亦助于心。心之不适,皆因灵之不足不合,郁结久于心必伤身,复而俱伤。俗人俗世养身必修灵养心,不可脱俗亦不可入俗,亦于斟酌把握之间。
主心者,求心向求灵合求身谐,身近放;主灵者,制心助心,身近收。俗世千万种皆于心、灵、身斟酌把握之间游行。
贪。
最恨情浓不舍时,最恨爱深难忘处。
心生情爱灵失制衡,情爱不灭不减,盛极则衰,衰即心、身俱伤。心不坚灵不足则缠绵成难愈不愈之伤。
吾心嫌愚钝,贪嗔痴;吾灵嫌娇弱,纵性情,唯修之养之。然俗世多浮华,时常障目熏心,若得莲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冰清玉洁质朴天然,谨不卑不亢不哀不喜,如此,甚美矣。
缱绻冬日,絮絮呓语,且宁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