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提问力》
【R】
在我的人力资源职业生涯中,有两个人记忆最深刻,分别叫刘英才和吴杰。他们俩同时从同一所大学毕业;入职后,同时安排清洁机器设备一个月:然后一同在生产车间实习三个月;最后分配到同一个车间流水线的前后工位上。
三年后,小刘成为部门主管,小吴仍然继续在当初分配的岗位上工作。
五年后,小刘成为生产车间经理,而小吴还是做着生产线上的一线操作工作。
十年后,小刘成为某公司生产副总,而小吴还在十年如一日地做着那份工作。
当他们出现明显不同时,我开始观察和思考:为什么有些人升职那么快,有些人仍在公司基层职位,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期待着能够找到一个方法,将这些优秀的人的特质复制出来,用于培养更多的人。
持续观察几年后,我发现,成长快的人看待问题都特别积极;而成长慢的人则特别消极。
积极的人面对事情时,会问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他们特别关注哪些人、哪些事可以帮助自己收获和成长。而平庸的人看到事情时,会抱怨:“我怎么这么失败,为什么他这样对我”。
【I讲解引导】(诠释自述、准确贴合、清晰精当、致用落地)
【what】(这个片段给出了一个怎样的方法?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你提出的问题就决定了你用怎样的思维方式思考。所以,如果你能不断地提出和回答积极模式的问题,那么就可以帮助你构建积极的思维模式使自己变成一个积极的人。
【why】(我们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解决或不解决这个问题给我们带来那些好或不好的影响。)
成长快的人看待问题都特别积极;而成长慢的人则特别消极。
【how】(我们需要如何去做?具体而明确的做法)
ABCC选择法:
1.首先意识到自己有情绪、有不好的想法存在。
2.问自己,是否是评判者的状态?(A察觉)
3.获得肯定回答后,进行深呼吸,平稳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自问,“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B深呼吸)
4.以好奇的心态问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寻找现状,梳理信息。(C好奇)
5.问自己“我的选择是什么?”根据选择采取行动。(C选择)
【where】(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种方法?)
如果你当下已经起了怨怼之心,落入了埋怨和评判的状态里,你就会需要积极看待问题的方法。比如老板朝令夕改,孩子太不听话……在你没有办法让自己离开这个评判的状态,负面情绪不断发酵的时候。
【A1激活经验】(找到我的一个最贴合片段主题的过往经历,生动描写,言语真诚)
【A1故事】(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故事案例】
(时间)一年前
(地点)上班路上
(人物)我
(事件的起因)由于早高峰道路拥堵,本来20分钟路程,通常需要70分钟,常常迟到。
(事件的经过)我每周一的早上一起床就开始念叨:今天真的很烦...直到走进办公室。
(事件的结果)每周一都没有好心情。
【反思】(回头想想,与片段给的方法/how对照,做的不好的地方在哪里 or 做的好的地方是因为符合了什么?)
我在那个当下已经起了怨怼之心,落入了埋怨和评判的状态里,不能积极的看待事件发生。
[A1+](如果回到当时,用片段中的方法/how,我会如何去做? )
1.首先意识到自己有情绪、有不好的想法存在。
每个周一都是这样。
2.问自己,是否是评判者的状态?(A察觉)
觉察到自己评判者的状态。
3.获得肯定回答后,进行深呼吸,平稳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自问,“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B深呼吸)
这个时间我是不是能利用一下?
4.以好奇的心态问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寻找现状,梳理信息。(C好奇)
这个时间应该如何利用?
5.问自己“我的选择是什么?”根据选择采取行动。(C选择)
我选择在堵车的路上听书学习,而不是抱怨。
【A2催化应用】未来我要如何应用今天学到的方法
[背景](应用场景介绍,为什么要制定这个目标)
闺蜜整天抱怨她老公不爱做家务,她自己却无能为力。
【目标】(符合SMART原则:明确性、衡量性、可实现性、相关性、时限性)
晚上给她打个电话,用ABCC选择法帮助她不再抱怨。
【行动】(可测量、可达成、可控、包含How中的步骤
1.首先意识到自己有情绪、有不好的想法存在。
首先让闺蜜意识到她自己的不好情绪。
2.问自己,是否是评判者的状态?(A察觉)
让闺蜜意识到她是评判者的状态。
3.获得肯定回答后,进行深呼吸,平稳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自问,“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B深呼吸)
让闺蜜客观看待这件事情。
4.以好奇的心态问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寻找现状,梳理信息。(C好奇)
让闺蜜细数老公的优点。
5.问自己“我的选择是什么?”根据选择采取行动。(C选择)
让闺蜜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