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和一帮学生暂别了,过往所有的烦恼郁闷,瞬间都变成了不舍。转眼间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假期。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既然要告别了,就还是写个总结,就当与过往告个别也好。
当初还在带上两届时,就已经久仰了这届的大名,真的带了却发现这届学生整体聪明机灵,带起来吃力,但成绩也很明显。才发现之前的担心似乎有点多余了,似乎也没有他们说的那么难带,之前的困难也只是听说,真没有碰到。似乎一切也还好吧!这不知道算不算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呢?或许不那么恰当,当时他们还不算是自己的学生,自然千般不是,万般难入眼,等到真成了自己班的学生,觉得再怎么着,调皮捣蛋惹人厌的似乎也都情有可原了。
整体的印象:Z同学聪明灵活,思维敏捷,个人觉得是学数学的好料子,可惜是一被宠坏了的臭小孩,太过得意,太过自以为是,家长过份的放手,导致聪明过度的他,有偷懒抄答案的习惯。另外就是,他身上具有大家嘴里所说的成绩好的孩子都很自私的毛病,最初接触确实感觉有点自私,相处熟了发现他也不是自私,只是智商高,情商有点低,做事不懂得迂回,其实大多时候也没有多大恶意。L听话踏实,成绩不会拔尖,但也能落个优秀,胜在老老实实学习,这是所有人都比不上的优点,特别是作业上,执着仔细,注重细节,长此以往,定然不会差;H同学,怎么说呢,综合了大多同学的优点在一起,不那么夸张,也没那么差劲,也正因为优点集于一身,反而不够突出,因为他关注的事情多,懂得东西多,反而容易分心,兼顾型的;W么,算是最熟悉的学员了,可惜不知道本学期怎么了,就是觉得不对劲,玩不像玩,学习不像学习的,算起来的话,算是性格有有深度,接受力强,到学习没深度,抄答案,投机取巧现象严重……
对他们没那么大期望,自然也就没那么失望。如果多花点时间进去,应该会比现在稍微好一点吧,要好一大截似乎还有一定困难。如果一直有个人帮点小忙,也许会有更多时间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复习。
有时想想还是教数学有趣有味道有成就感。想起一句话,你的成长也如同时间一样,白昼的光芒是你的一部分,夜晚的黑暗是你的一部分,光芒与黑暗总是交错前行。未来也总是如此吧。
工作不是很多的日子,上班的时候总会神游,脑子会想点与工作无关的事。雨仍然不紧不慢地敲打着窗外的梧桐树。依窗而坐,脑子里突然就冒出“幸福”这个词来。
小时候,幸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一件幸福的事。刚刚当老师的时候,一切都是新鲜的,孩子的顽皮、捣蛋都是那么可爱,感觉做老师挺好;做着做着,教育的激情渐渐消退,日子开始无聊地重复,上不完的课,批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烦琐事,感觉做老师有点累。不过,平淡的日子里,依然可以寻找那些令人兴奋的小惊喜,如同台风吹走了雾霾,看到天空那一汪醉人的蔚蓝。那一刻,校园的每一处角落,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心跳,都是舒适而又快乐的。幸福,原来还是那么简单。
一直以来,我认为教书首要有一条就是管住学生。要想管住学生,就必须得严厉,不然的话,学生不怕你,以后你的工作就开展不下去了。可有一次课堂上,我正在兴致勃勃地讲课,大家说得头头是道,我也暗自高兴。我请A回答我的问题时,我发现他的旁边B正低着头,瞧他的神态,思想早飞到九霄云外。顿时,我的内心深处涌起一丝不满,决定借此机会“杀鸡骇猴”。于是,我放慢讲话速度,慢慢走到他的身边。全班同学都明显感觉到我的变化,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凝固起来了,B也感觉到了这种变化,看到我就站在自己的身边,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我立即请他重复一下我的问题,他听到我叫他,他连忙抬起头环顾四周,然后扭扭身子,慢吞吞地站了起来,低头看了看书,又抬头看了看我,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很明显,他思想开小差了,不知我们讲到哪题了?我暗自思索:是让他坐下去了事呢?还是继续?我耐住性子说:“请你把题目读一遍。”可谁知他脸涨的通红,牙齿咬住嘴唇低下了头沉默不语,周围也响起了窃窃私语声。我暗自提醒自己:耐心!“那你刚才在干什么?”我拼命压住心底的怒火,“你能把题目读一遍吗?”我知道,我的声音变得严厉了。“快说呀……”旁边的同学也觉察到了不对劲,开始悄悄提醒他。可他抬了一下头,看了看我,又低下了头。最后,我以“坐下吧,下课自己好好想想!然后来找我。”结束了这段“对峙”。下课后他自然找我承认错误,声俱泪下,保证以后再也不分神。“好吧,男孩子,说到做到。”我暂且原谅了他。
课堂上的小小不愉快,我会很快忘记,就像秋风扫过落叶,声过无痕。随后的日子,我发现他在慢慢地改变,他能够很认真地听我讲课,不再随便开小差。每次我提问,总会看到他高高地举起的小手。下课找他谈心,夸他这段时间的变化,他竟然拍着小胸部,阵阵有词:“男人一诺千金,说到做到。”哈哈,语文老师教得好,还能妙语连珠,窃喜,只为这个“小男人”的成长,同时我也在思考,是我的严厉,改变了他,还是他真的懂得了男人的担当?我无从知晓,但有一点,我知道了,改变,我将与你们同在。暴躁促成的是庸才,而宽容则会造就更多的男子汉,是你教会了我这一点!
在一次月考中,一个男生的数学得了59分。他找到我说:“老师,您就再给我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我说:“为什么,明明就是不及格呀?”他说:“我考不及格,奶奶会伤心的。”本来我是打算批评他的,一想他是个留守儿童,竟然还这么有孝心,就有些于心不忍。想了想说道:“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咬牙说:“我借。”结果,在期中考试时,他数学考了91分,扣掉10分,净剩81分。借一分,还10分,你高兴,我满意,这是一次双赢的交易。
寻常的日子,过得不潦草,就会有滋有味。晨读课,孩子们那么大声地朗读,自习课安静地写作业,那是对我最好的安慰;上课时,那个从未发言的孩子居然举起了小手,那是对我最好的奖赏;批改时,熊孩子写下的一串可爱的数字,那是对我最好的回报。不用说教师节的贺卡和鲜花,就是每天的那一声“老师好”,也足以让疲惫的心变得温润而又柔软。当老师的,不需要用一个个分数来证明自己,更不需要用一张张荣誉证书来标榜自己。教师的伟大就在于平凡的坚守,就在于让每一个孩子悄悄地长大。功利的眼睛,往往看不到禾苗拔节的美妙。要知道,孩子的信赖和喜爱,是一个老师最大的教育成就。当孩子像跟屁虫一样缠着你、烦着你的时候,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一课三磨、一书三读、一题三讲,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化蛹成蝶的阵痛,就是将全部的能量挤压到我的专业翅膀上,让我展翅高飞。在这样的路上,我苦了、累了、倦了的时候,把这些温暖的故事放在心里,就不会觉得孤单和无助。蓦然回首,我才发觉有那么多的人,一直陪伴在我的身后,不离不弃。这样的学校,犹如那盏永远为游子点燃的灯火,让我温暖,深感幸福。
路,因为孩子们的眼神有了缤纷的色彩,记忆,因为孩子们的故事有了文化的底蕴。幸福,正是在我不经意的时候,轻轻地敲着我的心门。或者,在我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正伶伶俐俐地爬进烟囱,将自己悄悄地安放在我的枕边。
2020年的仲夏的黄昏,幸福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