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商界大佬们的成功之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事业的转折点。这些转折,从现实轨迹上看各有各的精彩,但毫不例外,都产生在思想的涅槃之后。
有的是长期孜孜以求,历经千辛万苦,突然间灵魂出窍,柳暗花明,悟得真谛。
稻盛和夫,不属于聪明人,初中、高中、大学考试常常不及格。他原本想当个医生,可是却只能在一个陶瓷厂找到一份工。工厂濒临倒闭发不出工资,跟稻盛和夫一起去的四个大学生全辞职了,他却留了下来。他吃住在实验室,不断地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在头脑中模拟推演,最后搞出了世界领先的发明,挽救了工厂。他发现,一旦发疯地投入工作,对某个目标有强烈渴望,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意象,身边的任何一个新发生都会坚定地指向那个意象,这时,智慧之井就会向你洞开。他体悟到了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的真实过程。这种由实践中的坚持激发的认识上的突破,就是一种思想的涅槃。
有的是一开始顺风顺水,但慢慢张扬自大,渐行渐远,直至命悬一线,幸而及时醒悟、悬崖勒马。
万通集团公司从1991年就开始辛辛苦苦做事,连续投资了多个领域,扩张得非常快,一时间成了最招人注意的民营企业,但同时公司的财务危机却越来越严重。后来冯仑、潘石屹等“六君子”及时集中业务、压缩成本、整合资源,最终慢慢活了过来。这种救命式的刹车,源于万通集团从公司一创立就把自己的生日(9月13日)确定为“反省日”。这种制度化的、长期的反省,使万通的创立者们结合实践不断修正经营思路,并逐渐达到一种思想上的顿悟,从而避免了灭顶之灾。
相反,新疆的德隆公司,没有意识到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已经改变,继续按照暴利逻辑进行恶赌,最终在媒体舆论、政府清查和市场波动的多重力量挤压下彻底崩盘。
还有的一直平平淡淡、泯然众人,机缘巧合中读一书、遇一人或见一事豁然开朗,从此人生开挂。
马云1992年成立海博翻译社,为了赚得利润、维持生存,他卖过鲜花、卖过礼品、卖过医药。1994年来自西雅图的外教比尔与马云聊互联网,使他一下子嗅到了世界即将大变的气息。1995年,马云跟比尔去西雅图参观,回来后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经过几年折腾,1999年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网站,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事业发展的快车道。
雷军在大学四年级时,便与同学创办三色公司。公司倒闭后,他加盟金山公司干了18年,直至出任金山董事长。之后又不甘于已有的安逸,再次创业,成立小米科技,并且发展迅猛,很快便成为国内有名的互联网公司。期间,他还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许多企业。雷军劳模般的奋斗,源于受《硅谷之火》中创业故事的影响,他的思想里一直澎湃着创业的激情。
马云与雷军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有梦想且勇于追逐梦想的人。
从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行动的成功首先源于思想的成功,发展的机遇首先源于思想上的涅槃。这种涅槃表现为一种偶然,而偶然中有必然。这种必然便是坚持不懈地对事物的专注思考。这种事物,有时是具体的一件事,有时仅仅为一个梦想。只要坚持长期的专注思考,即便前进道路上荆棘丛生,使人遍体鳞伤,但总会有从量变走向质变,思想上拨云见日、事业上突出重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