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面积8005平方公里,广东排名第十。阳江海(岛)岸线长达476公里,占全省的1/10。阳江2022年常住人口262.07万,2022年户籍人口302.75万,广东排名第十八。2022年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535.02亿元,在广东21座城市里GDP倒数第六,在广东14个沿海城市里GDP排名倒数第三。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51.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96.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87.23亿元。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0.82亿元,工业增加值405.00亿元。2022年阳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1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1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31元。阳江民营企业3.8万家,其中民营工业企业8268家。阳江刀剪产品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占全国的80%。2022年阳江各县区的经济排名,阳春市GDP 357.62亿元,在全阳江排名第一;江城区GDP 349.1亿元,在全阳江排名第二;阳东区GDP 341.44亿元,在全阳江排名第三;阳西县GDP 183.2亿元,在全阳江倒数第一。根据《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城市排名,阳江属于四线城市!
阳江独立时间比较短,从1988年独立成为地级市至今,只有35年,是非常年轻的城市。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阳江都不是独立的城市,一直是寄人篱下的养子。
阳江产业低端,虽然看上去工厂很多,大多数是五金刀剪、食品制造、服装鞋帽等传统产业,而且规模普遍比较小。阳江还有核电、火电、风电、合金材料、海上风电制造等产业,但都不是高新产业。阳江工资普遍非常低的,消费却非常高。物价是超一线,工资是十八线。
阳江没有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非常少。国家级、省级的历史名城、名镇、名村,阳江一个没有!说白了,阳江曾经只是没人想要的落后偏远的乡下地方。所以,阳江旅游业并不发达,缺乏全国闻名、全省知名的旅游景点,只有附近的本地人来游玩,远方的客人并不多,即使有的游客来了一次,下次基本不会再来了。阳江的旅游区景点一般般,物价却非常高,载客现象很普遍,不单外地人,连本地人也宰的狠,尤其是远近皆知的水鱼岛。
阳江的地理位置比较尴尬,虽然地处粤西经济圈,但和粤西中心城市的湛江、粤西经济第一的茂名并不熟,与他们的经贸往来比较少。曾经的上级领导江门带动不了阳江经济发展。对口的帮扶城市珠海也帮扶不了阳江经济发展。阳江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一出生,就得靠自己自力更生,别无选择。
阳江人口太少,流动人口更少,主要是阳江本地的常住人口。没有人口资源,就无法带动大型产业的发展,很多大产业都不敢在阳江落户,怕招不够足够的工人来维持正常的生产。并且仅有的人口也被珠三角发达地区虹吸去了,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同是粤西城市的湛江、茂名人口都比阳江多得多。
阳江人文教育比较落后,没有知名的高等院校,大学生都跑去珠三角发展了,不愿回到落后的阳江。阳江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部分都流失到发达城市了。阳江本地人也非常排外,对所有不是说阳江话的外地人,或者阳江以北的范围的人,包括阳江的代管的阳春市的人,一律带有地域歧视的叫“丐仔”、“丐妹”、“丐佬”、“丐婆”!阳江人很多井底之蛙的迷之自信的心态,自认为很高贵,瞧不起外地人,就连月薪只有2500元的扫地阿姨都称呼外地人是“丐佬”、“丐婆”!来凸显她作为阳江人的优越感。
阳江交通比较便利。飞机、磁悬浮列车、地铁、城轨咱没有,但公交车、火车、高铁一应俱全。阳江的高铁是速度最慢收费最贵的“水鱼号”高铁。2018年7月1日, 江门至湛江铁路开通,粤西的阳江、茂名、湛江三市加入高铁朋友圈。然而,粤西老百姓却发现,江湛铁路的票价较高,对比广西南广高铁票价,阳江、茂名、湛江群众大呼“吐槽”,于是,他们把这条动车叫做“水鱼号”,因为水鱼外表看起来笨笨的,所以形容被骗的受害者叫做“水鱼”。如今阳江的阳东、江城、阳西都有高铁站,唯独阳春没有高铁站。每次看到阳春这片广袤的土地矗立着一座座高架桥上来来往往的高铁穿梭在阳春这片多情的土地上,阳春却没有一座高铁上落站!
阳江招商引资很积极,来的并不多,相比隔壁的江门相去甚远。阳江承接的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项目比较少,很难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很少带给当地群众增加就业机会。
阳江的城建比较落后,与粤西的中心城市湛江的城建没法比,一个天一个地。阳江各地的群众每天都可以看到不是这里就是那里挖路修路,却不知修出个什么来。原本那条路好好的。
总体来说,阳江是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经济却比较落后的四线城市,消费水平非常高,工资水平非常低,在粤西经济倒数第一,是粤西最穷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