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写教案,属于教师的基本功范畴,大家似乎司空见惯,但是写教材解读文章的倒是不多见。在本条建议中,吴松超老师则主要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张——写教材解读文章。
“让教师敬业精业,才是保障教育优质的根本之道。”此句中两个关键词,“敬业”、“精业”,工作中的制度、要求只能让教师行为规范,保障工作顺利完成,教师从日渐精进的专业中感受到快乐,自然会提升敬业度。
“有学校把优秀教案视为教师的作品、学术成果,在此基础上建立学校的资料库,教师教案进入资料库,以及被其他老师借阅、学习,如同学术论文被引用。”我们也会把优秀教案、作业在全体教师中进行展览,让其他老师们在参观中感受与他人的差距,同时也进一步明白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改进!对于那些新入职的教师,更具有参考价值!
“充足的课堂教学准备不是老师仅凭在脑子里想一想,或者写个简案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个大工程。”吴老师写到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上好一节课,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曾经,为上好一节课,我会写上一篇逐字稿,逐字稿从师生问好、新课导入、环节过渡等,全部详细地写下来,并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脱口而出的境地。也只有此,我们才能心中有底气,才能在课堂上做到眼中学生,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将学习引向深处,语气、表情收放自如。否则,你会在课堂上一味地回想教学设计中的种种,思考斟酌自己的语言与表达,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5个备课中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本条建议中让我收获比较大的地方。教学目标是备课时的首要环节,统编教材之下,我们必须在结合单元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解读文本,结合学情,设置学习任务,落实好这五个目标。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有了吴老师这条建议,让我们一起尝试写出富有自己独特思考的教材解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