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读《皮囊》,说实话,作为90后的我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文中谈到母亲借钱也要翻修房子,一直修到当地的最高层四层,文中最后说到这是母亲对父亲的爱,但还是不理解非得以房子为傲,不考虑子女及家庭的实际情况,在我看来是一种虚荣或者说太在乎面子。
还有文展那一章节,不知道是作者没写清楚还是我没读懂,我看到文展前期的努力及文展最后的结果,但是是什么导致文展的这种前后差距,到底文展在去大城市读书的时候经历了什么,是什么让他从一个众人眼中的天才变成了一个无所作为,颓废,过着自己以前讨厌的日子。
文中写父亲生病的时候,我觉得故事是很感人,也很让人同情,能感受到生活的不容易,但是文字并没有让我感动,也许是因为我自己没经历过这些。
《皮囊》里的故事感觉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文中每一个故事没有设定的结局,没有要明确表达的中心思想,像是一个朋友一样娓娓道来,对你诉说着有对生活的无奈,有自己的迷茫,有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也有对小镇宁静生活的向往。
终于读完了,很真实,他的许多困惑我也有,不知道作者是怎样写下去的,真的是在揭开自己伤疤,作者写的时候一定很痛吧,就像作者自己说的,写这本书就像把自己解剖了一遍,也许一个写字的人只有在深深的彻底的把自己解剖一遍才能写出打动读者的作品吧。
我感觉这应该是作者的处女作吧,恩,黑狗达,蔡崇达,这个真实的作者我想我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