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真的要感谢女排夺冠,媒体铺天盖地报道,手机两天之内都被刷屏了。否则,被什么宝宝、马蓉之类霸占头条,凸显大众娱乐的无聊。
虽然女排夺冠出乎人们意料,最后决赛也是跌宕起伏,但依然无法重新体会到80年代女排五连冠时那种激动,沸腾的感觉。在颁奖仪式上,国歌奏起时,那种民族自豪感才油然而生,为女排和郎平骄傲!
正在我回想郎平年代的女排队员的时候,初中班长在朋友圈发了张老女排的照片,着实让我激动。
你们能认出几个人来?
郎平大家都能认出来吧,还有孙晋芳、周小兰、梁艳、杨希,其他人我已经认不全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只要有女排比赛就会万巷皆空,比电视剧渴望的收视率还要高。专职解说员宋世雄的那个腔调已成了女排的代言人。全民都知道的什么是双快,什么是吊球,俨然都是排球专家。
那个年代没有下岗工人,没有现在的拉仇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勇于拼搏的女排精神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工作。女排精神我们那个年代同时又被赋予了神圣的爱国主义情怀,郎平打败美国队员海曼,俨然成为时代的民族英雄。姥姥当时还健在,每当中国与韩国队交手,她都会问我们希望哪个队赢,当然是中国队了。我生于斯长于斯,中国就是我的祖国,再穷我们也不能自馁啊。我为我是中国话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现在的孩子们真的是体会不到我们当时的这那种感受,女排这次夺冠他们固然要欢呼雀跃,但是这其中有多少是发自肺腑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呢。
愿女排精神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