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尤其是因辅导孩子而心力耗尽的父母总会用“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来鼓励自己。
今儿才发现,这句话,对于孩子来说同样适用。
H哥一副无奈的表情跑来找我,他揪着自己头顶上的一撮头发,巴巴地讲到:“老师,不知道谁弄了这个胶在我头发上,今天都第二次了!”娃有点儿可怜,连自己的头发变成了什么样都不知道,就剩能摸到黏糊糊的一手了。
我一听急了,如果洗不下来,被迫要剪头发,那多难看!
大部队正在外面排队放学,我喊到:“有没有人看到是谁弄了H的头发?”Y咋咋唬唬着“是J,一定是J”。我一个白眼抛过去,质问道“你是哪只眼睛看到的,没有看到不要瞎说。”
最近一直在教导孩子们不能用惯性思维去看待他人,这样对人不公平,每个孩子都有变得更优秀的可能性。 J是我们班最让人头痛的娃,最爱恶作剧,尤其和H俩人针锋相对,处处为敌。我不想让人把所有的罪名都归结到J的头上去,何况,这学期开始,他是在努力地尝试变得更好了。
问了一圈,没人知晓。我便转回教室准备安慰H。一进门就瞟见了正在收拾书包的J,就问了一句“不是你,对吧,他们不能随便冤枉你。”没想到这娃瞪了一双无辜的大眼睛,告诉我“这次真的是我,我承认。”无语。
我最担心的还是发生了。H最讨厌的死对头就是J,这次J故意招惹他,两个人难免又是一场恶战。还记得J的一个眼神都曾经惹得H扑上去厮打他。
我忙把身子挡在俩人中间,提防着H伸向J的手。令我意外的是,分明听到了J讲的话的H竟然无动于衷。我好奇地问:“这次你怎么没生气啊?”他竟回我“没力气生气了。”J连忙上前道歉,H半推半就接受了。俩人竟然和和气气一道放了学,一路相安无事。
我忙告知两个娃家长学校的情况,H妈只是问了句“H有没有惹J?”在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并且知道H后续的反应时,H妈大喜“H哥今天没有主动招惹别人,并且情绪稳定,我和爸爸说回去晚上奖励他。”
H是我很喜爱的一个娃,聪明、机灵、甚至可称得上能为班级撑场子的人,所以对他也不自觉有了些偏爱。但同时,他调皮、老爱惹事、尤其和J针锋相对,让我头疼。最甚的一次,他当着我的面,在走廊里把小板凳全部掀翻在地,并且冲着我歇斯底里地吼叫,最后以回家反思告终。
我怕极了这样的场景再次上演,但是这次并没有。H过了一个学期,终于长大,终于成为了一个情绪稳定的娃,不再随意发脾气,对自己的死对头竟然都有了包容之情。
孩子的成长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我们总以为他们还小,可是,此时,他们却成了我们最需要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