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一大早就被王宝强的离婚事件刷屏,说起来,从奥运会开始就一直有一阵一阵的刷屏风波,从宁泽涛刷到霍顿,从傅园慧刷到张继科,从福原爱刷到张怡宁,今天更是王宝强的霸屏日。
再想到杨绛先生过世时候的“全民哀悼”,虽然并不能谴责这种行为,但总觉得那样的蹭热点有些怪味。
那么,今天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为什么总是会有这样的刷屏现象。
首先要提出一个词汇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害怕错过社交媒体上发生的事情,从而产生焦虑和烦恼。
但事实上,这样的新闻和评论,除了用站队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之外还能产生什么呢?
Sherry Turkle在一次TED演讲中提到,如今,她认为网络正在“带我们去到我们不愿意去的地方”。
她认为,社交媒体使我们产生了三个幻想:
1.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收获关注。
2.我们总是能够被听到。
3.我们永远不必独处。
虽然我们一直在说不想被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但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天生就有评估自己的欲望,需要依靠外界的反馈来维持一个稳定、准确的自我形象。
比较有趣吧,总是在说要做自己的我们,根本不能避免被评估。
而那些朋友圈和微博的出现,让这种比较更加自然而然的发生,并且更加被动。虽然可以屏蔽,但是我们又需要和他人的这种联系,并且通过发出P得亲妈都认不出的照片或是一些深刻的言论来加深自己的自我认同感。
这种现象也不仅出现在网上,当和朋友一起出行或是一起聊天的时候,在谈及热点的话题,是不是也忍不住想要展现自己的独特观点,表示自己跟随着潮流没有落伍?因为事实上,在运用得当的情况下,装逼是能够帮助主体建立一种相对来说比较高的群体地位的。
说了一些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用的知识。如果的确关心这些新闻想要发声的也就另当别论了。但是,要知道,你并不能真的从朋友圈、微博里获得所有的信息,不能真的跟上所有的潮流,不能真的告别孤独,也不能真的成为精心装扮出来的那个你。也许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看清真正的自己,不用依靠那些朋友圈里的赞来证明自己在紧跟潮流,证明自己并不孤独。
更何况,任何人都是你生命中的NPC。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