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舆论呢?1965年美国学者哈伍德·切尔德斯在《公共舆论》这本书中提出了50种对于传播的定义,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定义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对于定义的争论,一直还在继续。本书作者认为,舆论就是一种关注,当我们都在关注一件事,舆论就出现了,比如当你看到一个好看的视频吗,转发给朋友看,或者,转发朋友的说说,这个过程就开始形成舆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开始传播,人们开始记忆,同时开始储存,储存进入人类的知识文化体系成为人类知识文化总量的一部分,然后开始传播,传播的过程又产生了价值,价值引起关注,关注引发聚集,聚集最后发展成为舆论。舆论是有力量的,舆论是表达的,舆论是聚集的。并由此推理出,舆论的三大特征是:能量性、公开性与集合性。
在书中,作者提到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另一个是虚拟世界。现实世界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虚拟世界是舆论世界是传播科学研究的对象。这两个世界是互逆的。那么,传播如何改变人生呢?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传播。极端地说,要成功就必须得到人们的认可,即使众人皆醉我独醒,独醒也需要被认可,而认可的获得,就需要传播。作者提到有三个群体最擅长传播,第一个是宗教组织,第二个是政党组织,第三个是传媒组织,宗教传播信仰,政党传播信念,传媒传播信息。
人类的第一个武器就是传播,比如,小孩子刚出生的武器就是哭喊,他既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语言能力,哭喊是他与生俱来的能力,母亲会听到哭喊而安慰,父亲会因为哭喊而拥抱,其他人会听见哭喊产生不安和怜悯,用哭来争取生存的机会。他既没有社会认可的能力和相对地位,所以不是有了能力才能传播,是开始了传播才有实力,想获得别人的传播就得学会如何去传播。
舆论的客体是现实世界所有可关注的事件,所以是无限的。舆论的主体是被关注的事件,由于人口有限,时间有限,所以总关注量也就是舆论世界是有限的(总关注量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由于现实世界的无限性,舆论世界的有限性,所以一定会存在竞争。作者稍后还论证:舆论的竞争一定是表层的竞争。由以上论述,作者继续推理,得出了舆论世界的三条丛林法则:第一争夺关注,弱肉强食。即:强者更容易获得关注。第二争取认同,强肉弱食。即:弱者更容易获得认同。第三争抢表层,面积取胜。即:表面积越大越有优势。
所以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学习如何运用舆论的力量,能够帮助你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比如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与朋友之间的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