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后一节课,我给学生们讲了两散文,一篇是《我为什么活着》,另一篇是《永久的生命》。生命在疾病、灾难面前是那样的卑微、柔弱、易逝,但她又如小草般,在柔弱中寻觅刚强,在欢乐中迎接春风,好像寒冷从未存在,感谢生命的神奇与不朽。罗素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也正是作者一生的追求,他说,一生活的值得。散文字里行间传达出睿智与启迪,2018我们用爱心、真诚、快乐让生命得以怒放!在‘怒放的生命’这首歌中结束2017最后一课。我喜欢这样的课堂。
曾几何时我想去云南,但终究被搁置下来。今天读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雨在他的笔下是那样的动情,明亮,丰满。对我这个本就喜欢下雨天的人来讲,此时此刻只想去走一走,看一看。下雨天,真好!可以坐在窗前,听着窗外的雨声 ,不是怀人、不是思乡!我喜欢这样淅淅沥沥的雨天!
昔日读散文侧重于情怀,今日重新翻阅读过的散文,将它们整合在一起,是很好的写作指导。朱自清先生对穿着黑布大马褂父亲背影的多次回忆,喜欢茅盾开篇热情、直接的告白,‘’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喜欢汪曾祺质朴的表白:‘’我想念昆明的雨‘’。这些散文在结构上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让学生反复诵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一样的体验。我喜欢这样直接而又热情奔放的味道。
这些纯粹是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