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在心里的“天堂树”
——读《布鲁克林有棵树》有感
假期又重读了《布鲁克林有棵树》,第一次读它是用零碎的课余时间,读得也很匆忙粗略,放假了正好有时间好好读一读。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它描写了弗兰西一家的故事,作者看似平淡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正常的故事,但是看了以后,你会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是温暖向上的。
故事讲的是在贫民区生活的小女孩弗兰西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她的童年如同打翻了的五味瓶:母亲偏爱弟弟,爱她的父亲又过世得早,家境贫寒,在学校受人轻视,她要和弟弟捡垃圾挣钱,经常有一顿没一顿,吃发霉的面包,但她却是个热爱读书,拥有梦想的女孩。“是的,等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不要豪华的椅子,不要花边的窗帘,也不要室内橡胶树,我只要这样的书桌,放在客厅里,还有白墙壁。每个星期六晚上有一本干净的绿色记事本,一排闪亮的黄色铅笔,削好放在那里随时派上用场。还要金褐色的碗,里头总放一朵花,或是一些叶子,或是一些浆果,还有书.....书.......书......”这是弗兰西在图书馆借书时的心理活动,读来让人感动。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书的渴望和喜爱是那样地真诚和热烈。当她借到自己喜欢的书时几乎是小跑了回家,并且一直克制自己找个台阶坐下来就看的欲望,你能想象那样的迫切吗?现在的我们,书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什么奢侈品,想买的书随时可以买,可是我们有弗兰西那种迫切要读书的心情吗?有那份对知识的迫切渴望吗?想来都有些惭愧了。
弗兰西喜爱读书,喜欢上学,并且读书和知识确实改变了她的一生,知识不仅改变了她的命运,也对她的性格和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她获得了在贫穷中依然能骄傲地、快乐地生活的尊严。
这本书的名字叫《布鲁克林有棵树》,那么这棵树在哪儿呢?是弗兰西院子里的那棵天堂树吗?也许是吧,那棵无论种子落在哪里都能长出一棵树,向着天空,努力生长的天堂树。同时这棵树也种在弗兰西的生命里,她随着树在成长,无论环境如何贫穷,她依然能努力向上成长,有尊严地快乐成长。我想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这样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