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马完,四月里程完。
其实只是想着完成大家的赞,抱着尝试的心理试试半马,也有心理准备能跑完的,但是没想到这个过程还是略痛苦吧。更没想到的是在最后几公里脑子里居然完全被前两天读过的王小波的《青铜时代》里的故事所萦绕,故叙述如下,也当做读后感和留一个纪念吧。
在充满恶臭的万寿寺里的那个偏院里,王小波因为骑单车被车撞了而失掉了记忆,然而原本他就常常假装丢掉了记忆而拒绝许多东西,比如职称;所以当他真正失掉了记忆的时候大家毫无感觉,包括他老婆。他就这样写着他的小说假装一切正常,享受着失掉记忆的快乐,按照王小波的说法,作为另一个人他是有愧疚之心的,但是他又感到快乐,这从侧面说明他有点虚伪。以上为王小波本人的说法。
我是想说在我的故事里,比如说跑步,有人问我为什么跑步,其实我也说不明白,但是是不能这样回答的,因为别人会觉得你虚伪;但我也可以这样说,我是因为发了朋友圈不能失信于人,所以必须认真的完成,这样我就带着崇高性了。这使我感到欣慰。但对方反驳说,根本没人care的,也许是一个事实,所以我没法反驳(但是心里想的是我自己care,也希望有人care我啊),只好讪讪的说,跑步记录当然是为了发朋友圈啊 哈哈!以便去掩饰这短暂的尴尬,然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也是虚伪的。不仅如此,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虽然由于某个不得已的原因而放了朋友的鸽子,但我内心却为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而开心,而且我选择了晚上去跑半马是因为我知道跑完我可能会累的躺在跑道上,而白天那样做难免不雅。这就说明了我不仅虚伪还带着一点假清高,但是我不喜欢我假清高,更不喜欢我虚伪,王小波也是,而虚伪这种东西,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所以我学着王小波把故事推翻重写,因为我是作者,我喜欢把握我的故事发展。在薛嵩与红线的故事里,王小波也是这么干的,我觉得他做得对。
众所周知,王小波把薛嵩和红线的故事写了无数个开头让人眼花缭乱找不到头绪,因为他当遍了小说的所有人物也不喜欢他的结尾,而这个结尾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结尾,这个故事就会走向庸俗,所以王小波在中间插入了许多学院派和自由派的斗争,但是我不喜欢这些斗争更不想参与进去。所以我推翻了这个过程重新写一个,现在我是作者。
在我的故事里是这样的,薛嵩从历史走来,光着膀子,腹部下方依旧挂着他那物什,没有学院派和自由派之争,只是当他把凤凰寨搞得很像样子之后又想起了他的家乡长安,他就那样走来,这在现代人的眼里是变态哪,果然我也很俗。回到长安城里他觉得熟悉而亲近,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嗯对啊,红线不在他的身边啊,所以他又想着回湘西去坐他的节度使了,然而他虽然心里想着红线,但同时看着长安城里美丽的姑娘他又很开心,所以我又回到了那个虚伪又假清高的思路,这使我感到沮丧。
今晚,不,应该说昨晚了。昨晚我去跑步,带着不失信于人的崇高性,怀着满满的的信心。我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完成了任务,但事实证明,就像薛嵩与红线的故事有着无数种可能的开头,我的开头是这样的,如上所述,我带着崇高性去跑步,并且开着音乐,可是我发现居然是单曲循环,但是我并不想停下来更改,这就很有趣了,我必须忍受两个小时的同一首歌。更有趣的是播的《历历万乡》,跟薛嵩为了理想和事业去湘西当节度使颇相似之处。所有的事情总是没有那么顺利的,所以当最后几公里的时候,万寿寺占据了我整个大脑,听了一个多小时单曲循环唯一清晰的歌词居然是——相逢太短不等茶水凉,你扔下的习惯还顽强活在我身上。那时候我能深刻的体会到薛嵩对红线的想念了,但是王小波还不大愿意让薛嵩回去,因为那是结尾,结尾就会走向庸俗。我跑完了之后疲软的躺在跑道上,清空了脑子认真的的想着以前的人和事并为之伤感。是啊,王小波他是对的,就像他写给李银河的情书——爱你就像爱生命。所有人不都希望多年以后,初心不改,旧人依在吗?这才是我喜欢的happy ending啊!但事实上是,我脑子里却有在想跑步的过程中还是会觉得哪个女孩的背影很好看并且为她感到由衷的开心,坐了起来长叹一口气,看来我是无法避免虚伪了。
借用王小波在里面引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来结尾吧,希望不要走向庸俗,而是走向美好。——谎言总有理由,真实则无缘无故。所以当我疲软的躺在跑道上的时候,我觉得身下的跑道无比的真实。按照王小波的说法,万寿寺之所以成为万寿寺是因为某个皇帝和他的老婆曾住在那里,并在那里做过爱,所以万寿寺成了历史的遗物和脐带。但是我并不是某个皇帝,更不会跟某个女人在跑道上做爱,也许别人会,但那不关我的事,所以在我的故事里,这无比真实的跑道会渐渐褪色并走进历史的阴影里。
——读《万寿寺》
——渣渣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