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和他的向日葵

寒假意外去了次展览,意外地了解到了梵高的生平;而又由于现在的赶作业,意外地搜索了“梵高”一一页面“呼”地一转,夺人眼球的就是那亮黄橙红却用绿做背景的向日葵。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是十一幅向日葵中,最有名的向日葵。


突然就想起了展览里看到的梵高的生平。

波折求学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天赋异禀的他在曾经受人尊敬,却因为得不到回音的爱情和流言蜚语,在精神错乱中终结自己的生命。

而他的狂放,在他自杀后仍留存在他的每一幅画中,仍流转在他的每一处运笔上,仍溶解在他的每一块颜料里。


梵高有名作《星月夜》,相信很多人都因那富有特色的天空而印象深刻。

扭曲的青黑色轮廓在画面的最前方向天空伸展着,蓝色混沌中透出的有序笔画,在天空中随意地打着大大小小的圈。圈的边缘渐渐融进同色调的蓝黑夜色,印上一层神秘的光泽。所有的蓝上装点着点点黄白色的星光,在油画布上与天幕揉成了一体,好像是一体巨大的圆,无休止地旋转着,旋转着,把所有一切都吸引到那无边的蓝与黑中去。

而《向日葵》作为梵高最著名的一幅画,又是一种不同的感受。

运动感的用笔,浓厚的油彩,在厚重的油画布上擦着。有意曲折着的花瓣难以展开,层层的花无序地插在带着橙的花瓶里。最中间的花不是开得最好的,花瓣早已蜷成一团,泛出褐黄色,却不带有一点灰,加深了整幅画面的色调。花心呈现出种子的黄绿色,和边缘的橙化作一体。四周围着的花盛放着,明亮的黄与花心阴沉的赭石交接着,给整幅画的亮度又加以提升一一是与萎蔫的褐黄相对的生机的明黄。

整幅画的橙黄与褐黄交织着,汇合着,碰撞着,把生存与死亡强制摆放在同一个容器里,激发着更深层次的张狂与不羁。


阳光灿烂中的向日葵,只有盛放的挺直着绿茎,努力地向着阳光伸展,张开花盘显示她永恒的蓬勃生命力,而已枯萎的向日葵曲着泛黄的茎,在盛放之下低着头面对死亡。


如果说《星月夜》是一个想像,一种精神上的逃脱,一次美轮美奂的神秘梦境,那么《向日葵》……

那么《向日葵》就是梵高他自身所有激情的一次挥发,他自身所有狂热的一次倾泻,是梵高自身对生命的思考的一种能够永恒的表现方式。


虽然我不知道梵高那时的想法,但每一次看到这幅画,我的感受是一种悲。

不是凄凉的悲,而是热情过度、狂热过度而他人无法理解、所以只能感到孤独的悲。

生命的一时绚烂,是由所有其他接二连三的离去和萎靡不振的死亡衬托着的一一可以说,生命的华丽,是死亡所构成的,也可以说,如果要看到生命的绚烂,死亡是一种必须品。

所有的美好的背面,都有浓厚的黑暗。


而梵高选择画出向日葵,则是因为他想要选择那抹美好,他想要和别人交流,他想要对他人敞开自己的心胸,想要选择那份生活的热情,他想体验,即使那之后会有黑暗的来临。

向日葵的那份阳光,就这样撒进了他的心里,带给他狂热之上的又一阵暖意。


而又有谁,能理解他狂热之下的孤独之心呢?


梵高坐在向日葵花田中,盛放的向日葵隐没了他的影子。

在阳光的照射下,向着阳光的向日葵顺着梵高那样的笔触,曲成了《向日葵》中的橙红。

像一团熊熊的烈火,吞噬着其中的一切。


也许,只有他笔下不知涂抹了多少次的向日葵能理解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没有天空,也没有大地 没有呼吸,也没有眼睛 只有一棵向日葵 逃离污浊的世界 只有它火一样的花萼上 风一样的琴音 它...
    简村小吹阅读 454评论 12 9
  • 我觉得有点不对劲 所有人 对我行礼, 玫瑰 是你吗 啊 我在颤抖,颤抖 玫瑰,我爱你,爱你 礼 毕。
    留子尧阅读 213评论 0 5
  • “我不知道别人是因何而动笔写作的,在我,是因为一种孤独赶路的寂寞和对于人生的悲悯关爱。” 我想过很多次 我为什么会...
    皮皮昕阅读 356评论 1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