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修养宛如一座灯塔,照亮着党员干部前行的道路,指引着我们在为人民服务的征程中不偏离方向。在新时代的浪潮下,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已成为每一位党员的终身课题,关乎着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关系着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筑牢信仰根基,点亮党性之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回溯党史,从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凭借坚定信仰征服艰难险阻,到抗战时期无数英烈为民族解放舍生忘死,再到新中国建设中先辈们为国家富强不懈奋斗,无一不是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在当下,我们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思潮和多元多变的价值观冲击,党员干部更应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学习中汲取精神养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让理想信念成为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时刻校准人生的坐标,抵御各种诱惑与干扰,确保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为党性修养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宗旨意识,校准党性之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性修养的核心内涵。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盐碱;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繁华,扎根基层助力脱贫攻坚,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乡村振兴事业,他们都是践行宗旨意识的楷模。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于为人民谋幸福。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民生小事做起,如优化社区服务、推动教育医疗资源均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等,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让党性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不断升华,使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更加牢固。
加强道德修养,涵养党性之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员的道德修养不仅关乎个人品行,更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从周恩来总理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到谷文昌坚守海岛、不谋私利,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道德品质是他们党性的生动写照。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尊老爱幼、团结友爱。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坚守道德底线,远离低级趣味,以良好的道德风貌为党性增添光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尚。
勇于自我革命,磨砺党性之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雷霆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虎拍蝇猎狐,整治“四风”问题,彰显了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党员干部要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定期开展自我批评,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找差距、补短板,主动接受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不断修正错误、改进不足。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克服畏难情绪和本领恐慌,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和坚强党性,以崭新姿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与考验,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书写党性修养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