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卡与互联网网贷企业本质上都是金融,都强调风险防控。不同的是,两者的力度和风险防控的手段是有差异的。
银行信用卡(简称信用卡,下同)将风险防控作为底线,在此基础上拼获客渠道、市场营销和经营客户。
互联网网贷企业(简称网贷企业,下同)主动经营风险,强调“只要坏账损失远远低于你的利息收入,那这门生意就成立”。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差异,具体的不同见以下几点:
一、有无共享信息
信用卡审批查询人民银行征信,显示的共享信息包含申请人在各家信贷机构的总体授信,例如信用卡、车贷、房贷、经营贷等总授信额度。
网贷企业则缺乏第三方数据平台,应对骗贷最好的方式,是第三方行业信息共享。平台把各自的借贷信息汇集到一个第三方数据平台,从而有效规避多头借贷、骗贷的行为。例如,骗贷组织已经在两家平台申请了贷款,那么第三家平台可以通过第三方系统查询到这一信息,从而要求骗贷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提高骗贷成本。
在共享信息这方面,银行做的比网贷企业好,但同时人行征信系统无法查询申请人是否有在网络平台申请贷款。
二、逾期是否纳入征信系统
人行征信会显示申请人用卡情况,是否有大额消费,以及是否有逾期。逾期比较严重的客户,银行将对客户的申请做拒绝处理。
网贷企业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对于骗贷者而言,网络借贷逾期暂不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导致违约成本低,让他们上演一场场“骗贷的狂欢”。
三、审查手段
信用卡和网贷企业都会采取电话核实的方式审查。
不同的是,银行还有面审甚至去工作单位实地调研。
网贷企业只需要在网上填写资料,就可放款。
四、内控手段
除了欺诈单兵作战,诸多骗贷者是内外勾结。
信用卡部做为银行部门,有完善的风控流程,要求无纸化办公、甚至要求职员上交手机,避免客户资料的泄露。另外,也设置了更加严谨的审批流程,审贷分离、分级审批,避免操作风险。
网贷企业则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外勾结,不仅仅能提供风控的大概规则,更熟悉内控规则。
一些恶性的骗贷案件中,客户经理会和借款者一起分账。
捷越联合曾遭遇过类似事件。
去年一个借款者逾期,催收人员电话催收,对方回答:“我借了5万,你们工作人员拿了5000,凭什么都要我还?”
综上所述,银行信用卡在风险防控方面做得比网贷企业好。但网贷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利率高企,年化利率普遍在100%以上,甚至可高达年化255%。随着中国征信系统的逐步完善,以及金融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骗贷者们的“武器”势必会越来越少,欺诈会得到更加有效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