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教育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遭受到全民各种各样的批评;在我们作为教育的工作者,作为父母,作为学生应该怎样的去教育孩子,怎样去影响孩子?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有多大的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次教育,有占据了怎样的位置?如何积攒教育资源,为孩子建立一个好的教育平台?我们该怎样去做,怎样去改变现在的状态?
第一,关于孩子自身的认识
俗语说:“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语教,三等人用棍棒教,四等人怎么教都教不会”;孩子受遗传的影响,有些东西就是天生的,你怎么教都教育不好;后天的学习可以改变一部分孩子的成长道路,也可以成长为,非常优秀的人。
孩子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态度,教养的方式,同伴的影响。
父母具备怎样的教育资本,同样可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可以从“教育资本圈”中获取教育的最新信息,选择不错的学校,同时选择了好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本圈”是父母为孩子建立的第一学习资本,孩子在成长的过程甚至工作的过程完全可以用到这样的资本,这里面包括人脉的积累,资金的积累。
第二,关于父母本身的认识
每个父母都是不一样的,每个父母的教育观乃至人生观都不一样,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各具特色。父母不同的养育风格,也培养出不一样的孩子。父母的养育风格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权威型父母
父母特点:关心孩子,倾听孩子,对孩子的需要作出敏感的反应,给孩子贴心的帮助,让孩子感到温暖和爱。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所必须的,而不是父母自身的喜好或者情绪出发的,因此也是理性的,一贯的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对他提出这些要求,同时也鼓励孩子与自己交流。
家庭的的气氛:父母和孩子很亲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都很充分。孩子觉得父母可亲可爱,信赖父母,对父母的教育持开放和接受的态度,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孩子的发展:孩子易形成友善、真诚、合作、自立的品质,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良好,能愉快而自信的学习。
2.专断型父母
专断型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的发展蓝
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这一类也属于高控制型教养方式,但在情感方面与权威型父母有显著的差异。这类父母常以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待儿童,他们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要求与意愿。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表示愤怒,甚至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学前期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他们在与同伴交往中遇到挫折时,易产生敌对反应。在青少年时期,在专断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与权威型相比,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但有时他们在校的学习表现比放纵型和忽视型下的学生好,而且在校期间的反社会行为也较少。
3.放纵型父母
这类父母和权威型父母一样对儿童抱以积极肯定的情感,但缺乏控制。父母放任儿童自己做决定,即使他们还不具有这种能力,例如,任由儿童自己安排饮食起居,纵容儿童贪玩、看电视。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如不要求他们做家务事也不要求他们学习良好的行为举止;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
这样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大多很不成熟,他们随意发挥自己,往往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而且缺乏责任感,合作性差,很少为别人考虑,自信心不足。
4.忽视型父母
这类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因此亲子间的互动很少。他们对儿童缺乏最基本的关注,对儿童的行为缺乏反馈,且容易流露厌烦、不愿搭理的态度。如果儿童提出诸如物质等方面易于满足的要求,父母可能会对此做出应答;然而对于那些耗费时间和精力的长期目标,如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的社会性行为等,这些父母很少去完成。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与放纵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一样,具有较强攻击性,很少替别人考虑,对人缺乏热情与关心,这类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出现不良行为问题。
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让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
父母的自律程度,也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幼儿阶段的学习,主要来自于模仿,父母的行为和方式,影响幼儿在这一阶段的学习。
当代社会上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这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人要认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家庭去。很多网友将自己现在出现的问题,归咎于童年时期父母对自己教育上的不足;这样的观点还有待改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具有足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完全有能力去矫正或者改变此刻的现状。
三,对学校教育的认识
根据国家的教育要求,每个学校也有各自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学校为孩子提供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也会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学校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其实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孩子对自己的认识也慢慢独立起来,慢慢的建立自己的学习习惯,交友的原则,在同龄人的相互影响下,共同的学习,在这一阶段,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最小,教师和同龄人是影响孩子成长最主要的因素。好的教育环境足以改变孩子的学习路径和态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