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足迹里,浅藏着你的廉价,深藏着你的生活。
2017年10月1日 周日 晴
文|半瓶话
01
听说姐姐回家了,我便跑去跟她一起玩。完后,姐姐开车送我到家。按理来说,我叫她堂姐,不过我们皆以姐妹相称。
下车后,姐姐提着一大摞东西往家里放。包装外面是大红袋子,软软的。不用问,我也知道那是什么。那是姐姐以前穿的衣服,如今或许是旧了,又或许是太小了,于是全都归我了。
此时此刻,我身上穿的这条裙子。很是眼熟,那是在两年前,我曾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她身穿着的那件,如今也归我了。
02
后来我上了高中,也算懂事。不再嚷嚷着家里给我买这买那了,于是在这两年中间,我还没有穿过“新”衣服。
在学校每天都是穿着校服,不用每天都考虑穿啥子。当然还有两套冬装校服也是姐姐留给我的,她说有就行了,我也凑合着穿。
每当我穿着那些衣服,我身上多多少少都藏有她的影子。姐姐时常回来一趟家就得跟我说,“你也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两个人读书,一个人挣钱。俗话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希望你也懂得这个道理。现在该省的还是省一省,以后出来工作了再来花自己的钱。”
我连忙点头,不敢有半点的不同意。那么多年来,我也从未抵触过穿着旧的衣服。我打从心底里知道,我该这样做!
当我换上每一件“新”衣服时,在外人看来,别人都以为我又买衣服了。而我的回答有时是“我姐给我买的”、“我姐给我的”亦或者直接点头称“是”。
穿着廉价的东西,我在别人面前连解释的话语都会根据人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我卑微,我害怕别人嘲笑我。我更怕别人给我贴上廉价的标签。
此后,我把逛街这件事想得很重,对于我来说,甚至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逛街就是变相地买很多根本用不着的东西。
于是我养成了不爱逛街的习惯。
03
大学第一年,我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各种兼职,因为我也想花自己赚的钱。但晚上下班回来后,已经八点了,学校的饭堂早就关了。外面的当铺也寥寥无几。还有已经开始营业的宵夜档,我在脑中大概估算了自己今天赚的钱,除去另外的开销。默默转头走向了关东煮,拿起盒子点了五块钱东西打包回去。
这一年,我的思想已经固定了我的生活。我不能随便乱花钱,本来可以用5块钱决定的事就别去花20块钱。
看着别人每天刷淘宝买东西,桌上摆满了满目琳琅的化妆品和各式各样的零食。我在心里看着就觉得碍事,我没有因为自己没有这些东西而心生羡慕。因为我习惯了廉价,化妆品这个名词,我的脑子里从来没有闪过这个概念。
我兼职赚了一点钱,可是我却已经习惯了廉价的生活,死忍着不肯花。
04
终于在大三的时候,学校可以申请提前实习。为了早点出来,我硬是去了。
某个晚上我们办公室聚完餐后,我跟婷姐去散了步。中间她提起寒假要不要一起去苏州旅游,心想这次实习自己也算是赚了一点钱,大学又没去过苏州,于是就说:“没什么特殊情况,应该去”
之所以回答得那么含糊,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经济。随后她又说了自己的计划:我们可以坐火车去,坐飞机回,或者一律改为飞机也行。
我默默地拿出手机查了一下机票和火车票的价格,其实假设去的话,我的预算也在五百到八百之间,可是光车票就已经花光了我所有的预算。
于是我没敢再向她提起这件事了。
这次实习虽然是赚了钱,可是我也已经预算下个学年准备升学的学费。有时候,在经济面前,它似乎可以压倒我整个人。
在大学,旅游确实是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的梦想,不管去近一点还是远一点,反正就要去至少一次。
曾经看过一篇文,在大学,无论怎样过都有遗憾。就以经济条件来分,条件充裕的除了日常生活过得好一点之外还可以去想去的地方旅游,看演唱会,学乐器,练瑜伽等等。条件不好的除了申请助学金外,还要做各种兼职,如果想要去旅游或者买些奢侈品都要从其他地方省出来用。
05
人人都说“物以类聚”,舍友常聊到“正因为小时候受多了苦,所以现在我更要享受。”
然而无论听她说了多少次,我还是不舍得“对自己好”。
从小到大,自己根本没有养成有零花钱的习惯,父母也几乎不会给。
记得有一次,我去妈妈上班的地方看她,她还是老样子,拿着微薄的工资卖力工作,我有时看不下去,觉得她很辛苦,想劝她换一份工作。
她说:“妈妈年纪大了,记忆力又不好,只能干这种活,别担心,我还是能够供养你们姐妹读书的。”
每次发工资的时候她总是原封不动地把钱拿回家,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逛街的时候看到一条很漂亮的裙子,很想买,可是一想到妈妈每次都不舍得花钱,把省下来的钱都给了我们,于是只能按耐住自己的心。
上大学以来,除了学费,我几乎没有向家里拿过钱。都是靠自己平时兼职或者寒暑假工作得来,所以省着省着也成了一种习惯。
从前因为穷,我习惯了省。省着省着不知不觉间生出了廉价的味道。
吃饭的时候,尽量选择在学校食堂,我食量比较小,所以吃得少。舍友有时看着我会说:“那么瘦,吃多点,别舍不得。”
逛街的时候很少会买衣服,只买必需品。能走路的尽量不坐车,大学离家里都是在同一个城市,别人回家要坐火车,而我只需坐公交。
每次兼职发的钱我都会留着,刚好够下周的伙食费用。
每次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她们总劝我不用太省了,即使家里困难也要对自己好,可是我穷惯了,这话几乎不入我耳了。
后来我慢慢的发现我的生活过得似乎没有味道了,我所有的行为都会带上“廉价”的字样。我的观念里只有“省”,除了它,还是它。
人一旦习惯了廉价,整个人就真的廉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