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无为名尸①,无为谋府②;无为事任③,无为知主。体尽无穷④,而游无朕⑤;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⑥,亦虚而已⑦。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⑧,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⑨。
【注释】
①名:名誉。尸:主,引伸指寄托的场所。
②谋府:出谋划策的地方。
③任:负担。
④体:体验、体会,这里指潜心学道。
⑤朕(zhèn):迹。“无朕”即不留下踪迹。
⑥见(xiàn):表露,这个意义后代写作“现。”
⑦虚:指心境清虚淡泊,忘却自我。
⑧将:送。“不将不迎”指照物之影听之任之,来的即照,去的不留。
⑨胜物:指足以反映事物。
【t通译】
不要成为名誉的寄托,不要成为谋略的场所;不要成为世事的负担,不要成为智慧的主宰。潜心地体验真源而且永不休止,自由自在地游乐而不留下踪迹;任其所能禀承自然,从不表露也从不自得,也就心境清虚淡泊而无所求罢了。修养高尚的“至人”心思就象一面镜子,对于外物是来者即照去者不留,应合事物本身从不有所隐藏,所以能够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损心劳神。
【学究】
文章很短,含义极深。
躯体始终是一个载体,为名誉之载体,为谋略之载体,为事务之载体,为智慧之载体。没有躯体这个承载物,所有的名誉、谋略、事务、智慧就无法被承载,所以世人都看重躯体的存在。一旦没有躯体,是难以想象的结果。
常人总是把工具当成目的,这是得道之人所无法理解的现实,但世人也无法理解得道之人看待躯体的这种方式,于是就形成了彼此不认同的对立。实际上,都是角度不同,对于世人来说了,看得见才是真实,而对于得道之人来说,载体只是载体,无须过于认真。这就是区别的本质。
禅意就在这里不经意间显示了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