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看到这篇文章,是一种缘分。你好,我叫Jon。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我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鲁迅先生的笔下更是写着: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但你是否清楚什么才是知音、知己呢?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魅力,让人如此的渴望?
古人们流传下来许多美谈,例如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例如“士为知己者死”一去不返的荆轲与太子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这种曲高和寡的万里挑一确实不容易;而“易水悲歌壮士行”的生命之重尚可以舍弃的义无反顾,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时代虽变迁,故事永流传。他们的情义,令我们向往,让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但,究竟什么样,才能称之为知音或知己呢?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恰似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我们很难用语言完整、实质性地描述出来,只可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如果你性格很好,为人也不错,你可以很骄傲地说“我有很多朋友”,但你绝不敢大言不惭地说,我有多少知己。虽然知己也是属于朋友的范畴,但却,早已经是凌驾于上了。
在我看来,知己就是发自内心对你有着最极致欣赏的人,他有着志同道合的默契,有着肝胆相照的坦白,有着两肋插刀的支持,有着舍身忘我的牺牲。
知己,是一种很深的感受:纵是来时没有爱,离别盛载满是情。这种感受,似乎很难言喻,并不是金钱财宝换来的,也非功名权位招来的,它就像是一种灵魂的召唤与呼应,是灵魂与灵魂的互答与认可。
知己,说在嘴边不是花言巧语的轻诺,那是灵魂深处释放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