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九点多结课出教学楼的时候,我没控制住自己的目光,瞥了一眼一楼大厅右边的桌椅。他不在。他当然不在。但说不失落的话根本就是骗人的鬼话。
之前两周他来接我回宿舍,让我人生第一次体验了一把被喜欢的人等下课的滋味。尽管那两次,老师一宣布下课我就恨不得赶紧飞下楼冲出去抱住他说“呀!久等了哦!我们走吧”。事实却是,压抑着心中的激动和同学一起说笑着下楼,快出大门的时候说一声“你先走吧,芮叔今天在文思,我们一起回去。”然后再不急不慢走到他身边,喊一声“喂,走吧。”手都不从口袋里抽出来的淡定。
因为和专业班级的同学不住在一起,所以这门经济法上完课我要一个人九点半走回去。
经历了开学初两三周在风雨飘摇的晚上打伞瑟瑟发抖走回去之后,在后面一个新的周二我很作很作地和他说你要不要晚上来东区自习,然后我下课你把我拎回去。
其实,我知道他喜欢在宿舍自习看书,我问要不要到东区自习只是不好意思说九点多你下课你来东区接我。毕竟从我们的宿舍走到文思要二十分钟左右,可不是一段很近的距离。一般本部的人如果突然九点多出门不是拿外卖就是去很近的教超,不会去东区的。
所以,在他说“自习算了,但是我可以晚上过来接你”的时候我开心得简直要起飞了。
第一次我们吐槽了一路的高校体育,第二次我们讨论了邪教的可怕。
如你所见,没有第三次了。
昨天一个人走在回去的路上,我戴着耳机把歌放到很大声,走得很快很快。
我一个人走路的时候,总是走得很快。和女孩子们一起走的时候,为了照顾她们的速度,会慢下来。和他走路,我走得快他也不需要特别等我。
虽然在东吴桥上的时候,我不让他走在台阶上。“你太高了,你下去。”他乖乖下去,然后我爬上台阶哈哈哈。
确实,体会了一起回去的快乐之后回到一个人走路的状态,是很心酸的。而且特别是看到couple们说说笑笑挽着手的时候。
我还是要重新习惯这种一个人夜晚走回去的情况呀。
毕竟,以前可以一个人完成的事情,现在有什么理由不可以呢?
其实,让他接我不过是我想和他共享一段时光的借口之一。
我并不是一个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结伴而行的人。
有的时候,我甚至是一个孤僻的人。
因为,我不喜欢麻烦别人,当然也不喜欢别人来麻烦我。
女孩子中有一个现象经常被拿出来讽刺,就是上厕所也要挽着手一起去。
初高中的时候我就对这种现象及其不理解和不屑。为什么要通过一起去卫生间这种事情来寻求我们关系很好这种精神满足呢?那又不是什么与美好挂钩的地方。
大学里大家各自的安排本来就有很大的差异,能凑巧同行当然很好。但更多时候能自己搞定的事情就尽量不去打扰别人。真的,自己搞定的感觉又爽又酷。
一个人去博远、图书馆、食堂、东区、医院、快递中心、超市的路上,有的时候会趁着空闲给爸妈打个电话。他们经常问“咦,你一个人在走路吗?怎么没有人一起?”我说一个人自由自在挺好的啊,节奏自己掌握,不需要勉强和谁同步很舒服的。
甚至,我尝试了一段时间在宿舍楼下的小自习室自习之后,再也不去了。
原因有点难以启齿的。因为住在同一幢楼里,大家都认识。我觉得让别人看见我总呆在自习室但是绩点并不是那么漂亮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所以我宁愿一个人躲到没有人认识我的哪个教室或者在DDL催命的时候去星爸爸砸银子自习都比和认识的人呆在同一个房子顶下一起做事舒服。
因此,不论是日常还是考试周,经常一个人半夜从东区或者本部什么自习的地方翻墙回宿舍。
走在路上的时候,一段初中时候看到的话经常拿来激励自己“很多人走在黑夜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心中的感觉都是害怕,只有我此刻觉得这整条街都是我的。”
我真的觉得这样的自己超酷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周二一个人回去对我而言没有那么那么惨,只是又回归了从前的一种状态而已,而且是一种对我而言很舒服的状态。
这么看来,我好像真是洒脱得不得了了。拿得起放得下,一个人就一个人。
不是这样的。只是现在我想不到更好的方法来阻止自己因为又一个人回去而过于心生丧意而已。
特别是,当走到宿舍楼底自己掏卡开门的时候。
上周二和上上周二,都是他走到我前面帮我开门让我先进去的。
昨天匆匆上楼卸了书包电脑,换了衣服下楼跑步。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持前几天每天都只有三四个小时睡眠的我跑了2019的第4个10千米的。讲真,中间有一段时间心跳快到让我觉得我随时可能在跑步机上滚下来猝死。
从大一开始我喜欢上用每月跑一次10千米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告诉自己,能完成长跑的女人,没有什么可以打倒她的。
所以,昨天的10千米,也不过是给自己打一剂振奋剂而已,至少从表面上遮盖一下痛苦和悲伤,虽然我知道它们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都不会离开我。
我知道他基本不看动态,以前都会把跑步机的数据拍下来直接发给他然后得到一句夸赞。但是现在我不会找他了。发完动态,我想着他万一会看到呢?所以自己在自己的动态下面用以往我和他开玩笑的语气评论了三条。尽管明显是掩耳盗铃,但是我不希望给他留下纠缠不清、整日悲愤抑郁的印象。
其余的,与他说不得,只有自我消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