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有个流动的人生观是:当一个苹果你吃不到的时候,不要写日记,不要谴责苹果,也不要缅怀跟苹果友好的美好回忆,丢掉苹果,去买香蕉,这才是人生。
面对爱情这个苹果,做到丢掉苹果去买香蕉和缅怀跟苹果美好回忆的有这么一对姐妹——郭芙和郭襄。看《神雕侠侣》的时候,我着实是不喜郭芙的,一身的蛮气,十足的草包。反之,妹妹郭襄,小小年纪便有大侠风骨,行事落拓,有小东邪之称。然而,在爱情里,自在且不负我心的是郭芙,曲高和寡,郁郁寡欢的是郭襄。因着郭芙的这几分烟火味,倒比郭襄多了那么几分人情味。
郭芙和杨过相遇的时候,彼此不过十五六岁的年华。那时郭芙凭着爹妈在江湖上的威望,身边人莫不对她讨好有加,要什么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因而,骨子里的倨傲源源不断地冒着泡,自以为是地睥睨了一大把江湖上有头面的人物。偏偏杨过那个穷小子,拧着一股傲气,对她百般看不过去,任凭她软硬兼施,就是不买她的账。
习惯了一路被人追捧的郭芙,在杨过这里碰了硬骨头,不觉起了要征服他的心意。众所周知,爱情里总有那么一大波作男作女,面对着围绕在身边极力对他们好的人,总是这瞧不上那看不过去,偏偏要对对他们爱理不理的人这忘不掉那放不下。郭芙对杨过便是如此,只是,她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她的自尊自大,处处与杨过为难做对,在她理解能力的范围内,用她所能做的一切去追求杨过。
郭芙的爱情观很简单:我喜欢你,你必须也得喜欢我,必须要讨我欢喜哄我开心。你做不到,我偏要求你做到,我尽力去要求你做了,你依然做不到,那我便去爱别人。诚然,郭芙的爱情蛮横霸道不讲道理,可她至少在为她的爱情做着尝试。活生生的爱情,就如论剑,有来有往,点到为止,哪怕败下阵来,也因交锋过不觉得对不住自己的心而心存遗憾。
在我看来,没有在一起的爱情不算差劲的结局,没有去争取又看不开的爱情才是最差劲的结局。当郭芙三十五岁嫁为人妇的时候,杨过从万千敌军中救回她的丈夫耶律齐时,郭芙在那一刻顿悟到:原来她在少女时期便埋下了对杨过的爱意,这种爱的起因很简单,不过因为被许多人捧在手掌心,唯独没有被杨过放在眼里过,因而起了要征服的欲望。偏又因为心性高傲而用错了方式,致使两个人的人生交集越发偏离。看着妹妹郭襄被他那般用心对待,想起这不正是她少女时就期望从杨过那里得到的吗?可是,她终究是没办法被他这般对待过,因而心生嫉妒和羡慕。
那一刻,郭芙终是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大概傻人有傻福便是如此,人生的某个节点,那么拼尽全力想去博得那个人的关注,却不如愿,那么便不再期待和那个人在一起,尝试去接受另一个人,而结局并不坏。毕竟,人生苦短,不过一世,把生命停滞在某段失败的感情里,注定会错过更多的精彩,对不起的永远是自己。
郭襄的胸襟和格局都远胜于郭芙,可偏偏是这样的她,在爱情里,终究没有姐姐郭芙来得洒脱,终其一生都活在和杨过相遇的十六岁那一年里。她是在错的时间里遇到对的人,她不能去争取杨过的爱,也争取不来他的爱,唯一能自救的便是看开放下。
爱一个人,不就是想和此人厮守一生吗?不就是想和此人做任何想做的事,将余生的空白填充满吗?如果爱一个人,却只能建立在单恋上,要克制感情的自然流露,那么宁愿不要这样的爱情,去选择一个能把爱情实实在在支撑起来的人在一起。
郭襄爱杨过,可她一生都很痛苦。在爱情里,郭襄委实可怜,哪怕有和杨过的回忆,充其量不过两三件事。她的爱情观渺茫空洞,全部的意义只有空守两个字,而有血有肉有情的爱必然不是如此单调的含义,它能牵引起人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渺茫虚幻的爱情无法让人生得到升华,而能升华人生的爱情必然是切切实实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感情。
如果说郭芙的爱情是单枪匹马,方式鲁莽粗暴,但是至少她不留遗憾,断得痛快放得彻底。而郭襄呢,看不开放不下,一生卡在这个点上,郁郁寡欢,不懂也不要人间的清欢。
我不要高尚独特的爱情,我就只想要一份真实守护在一起的普通爱情。被世人所讴歌和追捧终究不及我在这个人面前任情的幸福,也不及我心饱暖的充足。因而,爱一个人却无法和这个人相守相伴,那便是不值得去争取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