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6年开始在专业瑜伽馆的练习之后,就一直想将瑜伽练习过程中带来的身体、情绪、状态等各方面的变化记录下来,之前也在豆瓣上零零碎碎的记录了一些,但最后也不能免俗的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整的记录下来。
如今两年过去了,坚持的也还不错,偶尔也会在朋友圈里“晒晒”,也因此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好奇和询问,问的最多的就是,瑜伽能带来什么?练瑜伽能减肥吗?怎么去挑选瑜伽馆?怎么挑选瑜伽老师呢?……被问的多了,就又激起了我梳理瑜伽练习缘起及这一两年练习之路的变化及对瑜伽新的认知,以供很多对瑜伽好奇的朋友参考。
我从2013年初开始接触瑜伽,开始习练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无法忍受背痛和失眠带来的困扰了。一开始,只是买了一张很粗糙的瑜伽垫,放在家里,跟着玉珠铉(这在瑜伽的教学视频中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的视频练习,当时是坚持每天跟着练习一个小时,坚持了一个月,最明显的体验就是背痛缓解。但人呢,总是会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对于比较强烈的疼痛比较重视,但对于微小的疼痛视而不见。所以,当时我的症状只要一得到缓解,就开始偷懒了,只要一有疼痛,我就练习一下。这样也断断续续的持续了2-3年,直到2016年初走进专业的瑜伽馆。
围绕瑜伽,可以说可以讲的内容很多,还是待我一点一点的梳理吧。围绕是否开始练习瑜伽,被问的比较多的可能就是下面几个问题吧。
1、瑜伽能带来什么?
瑜伽能带来很多,但即便是这样,也会有它不能带来的东西。这样说,不是说瑜伽有很多缺点,只是不想去神化一个事物,认为一个事物好它就十全十美了,不是的。具体到个体,我想能带给每一个人的内容都不会一样,之于我,瑜伽带给我的:
1)最直接也是见效最快的,那就是身体上一些亚健康的改善,比如脾胃不好、消化不好、出湿疹水泡、酸性体质。
2)缓解头疼。头疼,对我来说,已经是老朋友了,也通过医学的手段做了各种排除,但也未有任何结果。练习瑜伽,真的能帮我有效的缓解头疼,尤其是在一天疲劳的工作之后。以至于现在都快养成习惯了,一头疼,就想去练习瑜伽。
3)保持头脑清醒,工作高效。早上练习一节瑜伽,能保证一上午头脑清醒,中午练习一节瑜伽,不用午休,也能保证一下午工作头脑清醒。
4)内心平和,情绪稳定。我是一个回避和害怕冲突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近几年自己面对这些的时候,内心的力量开始有所提升,可能不全部是瑜伽的功劳,但我也相信一定有它的功劳。曾经有老师说,坚持练习瑜伽半年,会让一个人在身体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坚持练习瑜伽一年,会让一个人在心智上有发生大的变化。
5)也能带来受伤、疼痛。和任何一项运动一样(跑步伤膝盖),瑜伽的练习也会带来伤痛,在初期没有正确练习、不能正确的启动肌肉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了。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比如做犁式,自己的右后背受伤的不知不觉,没有任何的外伤,但却足足疼了一个多月,站着的时候即便刷牙的时候略微躬个背,都疼的难以忍受。后来,虽然伤痛好了,但是伤痛的记忆就存在身体里了,直到现在,只要我两边后背在垫子上的用力不均,我是依然能感觉到那块受伤的部位的。外伤好治,内伤难愈。
2、瑜伽之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之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有很多人不知道当自己做一件事情时,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是别人都在干,所以你也跟着干?比如学英语。还是你的理性告诉你,干这个对你有好处?比如早睡早起。又或者是其它?
曾经有一个朋友,他和我说要去干一件事情,其实这个事情之前也干过,但后来没有持续下去,我不断的问他,这个事情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你能从中get到什么呢?
这些年,越来越懂得,所有的事情,不要用帮助别人、自己只是给予的心态去做事情。当在一件事情或者与人的互动中,要更多的看见自己的需求,如果只有给予,那么自己是很难从所做的事情或者关系的互动中得到滋养的,当得不到滋养的时候,这个事情或者互动都是很难持续下去的,因为人的自控力资源是有限的。
所以,之于我,瑜伽的意义是:
1)是一项保持体能的运动。我只是在众多的运动项目中选择了一项我喜欢并且能坚持下去的运动而已,就像有很多人会选择跑步、会选择游泳一样。之前也尝试过打羽毛球、游泳,也考虑过跑步,甚至连专业的跑鞋都入手了,经过自己的仔细评估,但都被排除了。
2)是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运动有助于减压,这个道理不用我太多解释,想必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的人都能理解,具体到个人的话,就只是这个压力是否有大到需要保持高强度和频率的运动来去释放而已罢了。
3)是一个稳定情绪的保持器。我不敢说最近这几年在情绪上的改善和稳定就全部是由瑜伽带来的,但我也确实听到过有的会员说,要是一段时间不练,就开始会有不好的情绪出来。我自己虽然到不了这个地步,但也确实是几天不练,会有一些不舒服出现。另外,在晚上练完瑜伽,透过教室的落地窗望着外面的车水马龙,或者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的时候,内心安静的感觉外在的一切嘈杂都和自己无关。
之于你,是什么呢?我觉得也许会有些不一样吧。
3、瑜伽能减肥吗?
也能,也不能。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来练习瑜伽的人,确实有人减了肥,但也确实有人增了肥。
当你的体重基数很大的时候来练习,确实能让你很快的见到减肥的效果。但对于我这种体重基数本身就不大,也没抱着减肥目的的人来说,我的体重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来上升的过程。
先说下降的那个过程吧。脾胃不好是从小就有的毛病,所以饭量很小,对食物并没有太多的渴求。在刚开始练瑜伽一段时间后,我惊慌的发现,更不想吃东西了,一日三餐都不想吃,关键是也不觉得饿,还觉得自己能量挺多的。也许这对于想减肥的人来说,求之不得吧,但当时的我真的是恐慌啊,本来吃的就不多,现在还一天下来都不想吃了,担心自己会不会得厌食症,那段时间确实是廋了,廋的马甲线都若隐若现了。印象很深的是,我每个月去见一次我的牙医,记得有一次去见他的时候,他跟我说,你最近是廋了吗?我当时心想,在他那么多的病人之中,而且我也才一个月去见一次,他居然能看出来我廋了,看来我确实是廋了。后来就这个问题有问过瑜伽老师,老师说,之前饭量就很小的人中间可能会经历这样一个更小的过程,然后再逐渐恢复并调至更符合身体需求的一个状态,之前饭量就很大的人中间可能会经历一个饭量更好的过程,然后再逐渐减少并调至到更符合身体需求的一个状态。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不管你之前怎样,中间会经历什么样的变化,瑜伽最后都会帮你调至一个平衡的状态。
然后说那个上升的过程。我确实经历了上述老师说的饭量小的人可能会经历的过程,在“厌食”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的饭量确实就慢慢恢复了,最奇妙的变化就是这么多年来,身体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对食物的渴望,那个时候,我才开始真正理解吃货们对美食的情愫。身体很渴望,我也很纵容,所以想吃就吃,最后的结果也可想而知,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和自己的工作状态有关——过劳肥,当人在工作压力很大的时候,往往会用食物、吃带给自己带来安全感,这也是过劳肥背后的真正原因吧。
不过,真相是,长期练习瑜伽的人,到最后,关心的并不是体重秤上的那个重量数字,而是体脂率这个指标。
Mary@BJ
201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