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下午,王灿,气冲冲的走进德育处,手上还拽着一个哭哭啼啼的孩子,“你好好在德育处反省一下,自己错在哪?”
“朱老师,xx要跳楼,一只脚都已经伸到外面了,要不是班里同学发现,把他拽回来,我们学校就要出一起命案了……你先站在这,老师先上课……”
一个瘦小的男孩,委屈地站在墙角,抽噎着……不明真相的人一看,肯定会被他的样子“感动”,心里也许会默默地加一句“肯定被人欺负了”。。课后,叫来了班里的同学一起了解情况,原因很简单:其它同学体育课的时候在一起踢球,他也想加入,已经组好队的同学不答应,他就捣乱。被踢球的同学骂了几句之后,就跑回教室,做出了跳楼的举动。
听完同学的描述,不禁哑然,他到底是被欺负呢?还是欺负了别人呢?
在班主任和孩子家长的简单交流中了解到,这个孩子虽然看着“瘦小”,但却是班里不折不扣地惹事精,班里的同学出点问题,基本都有他的影子在,每个学期“叫家长”的次数总是最多的……
对于这样的孩子,该怎样教育/
一、抛开事件谈事件
从这个孩子今天的表现来说,我们姑且怀疑他有一定的“自残”倾向——在和其他同学的交往中,因为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却希望用“自残”的方式,来影响别人,改变别人的判断。
对于这种心理的形成根据国际精神医学界,自残行为大致归纳为七种动机:
一、调节情绪 这是自残者最常想达到的一种效果。当个人有太多负面情绪,包括对外界愤怒、强烈的焦虑或挫折感,就可能把自残当成应对压力的方式。特别是求学的青少年和儿童,因表达、处理情绪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常用自残行为来减轻负面情绪。
二、自我惩罚 对自己较无自信,或容易自责的人,会用自残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以及惩罚自己的不是之处。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过度要求与批评,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一个过度严苛,让孩子变得自卑,未来遭遇挫折或表现达不到父母要求时,容易用自残来惩罚自己。
三、影响人际 。自残者身边不乏有关切他的家人、朋友或教师,但自残者每每让关切者感到疲累、挫败,甚至让人不想理会,因为他惯以自残行为操弄他人或吸引关心,甚至控制身边重要的人。
四、标榜独立 当对方要自己做不想做的事,例如亲密伴侣要求分手、老板要炒自己鱿鱼,这时出现的自残行为是为了表达独立自主,显示只有自己能掌控自己,对方是不可能控制他的 。
五、抵抗解离 解离状态(dissociation),是当人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时,会让自己变得麻木,希望能忽视痛苦。但麻木也让人失去活着的感觉,因此借着自残,让自己感觉痛楚,重新取得活着的感觉。 自残者心理有困扰
六、抵抗自杀 这项功能乍听吊诡,其实也合理。当负面情绪累积到一个程度,自残者可能考虑自杀;在尝试自杀前,如果以自残来减轻某部分负面情绪,就可能远离自杀。因此,自残或许是自杀的保护因子,提醒自己或他人,的确有心理困扰,必须积极面对与处理。
七、追求刺激 人体受伤时,脑部同时分泌“脑内啡”(endorphin),让人产生欣快的感觉,将痛苦驱除。有时候,自残也会引发像坐云霄飞车或高空弹跳的快感。青少年集体公开割腕,常常是用这种自残行为,一同追求快感,并借以建立同侪认同。 伤害身体会痛,但自残者常认为:“伤口一点都不痛,心比较痛。”这里的“心”,可能就是上述七种心理原因之一。
面对自残者,其家人和亲友应将眼光从不痛的伤口,转移到会痛的心,找机会倾听自残者描述他们所面对的困境,支持他的情感与想法,陪伴他们用正向的方式解决问题。
从以上七点心理学上对这类行为的分析钟,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和这个同学行为的类似之处,特别是第二和第三点,“自我惩罚”和影响人际”。这个孩子在班里本身就是一个不怎么受欢迎的人,老师批评的多,自己恶作剧,捣乱,被同学排挤的也多,但是在家长的评价中,却不存在这么多问题,还是一个“知错”并能“认错“的孩子。
要判断这个孩子为啥会有这种偏激的行为,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去研究,需要从家庭以及以往的成长经历中去了解和分析。但是,对于我们德育处的老师,却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深入剖析和挖掘、教育。为此,第一步我们必须“就事论事”,但如果仅仅如此,未免落入下层,我们又得“抛开事件谈事件”。那么,怎么谈?
1.让孩子知道,因为冲突而伤害自己,只会让自己和爱自己的更受伤。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通过伤害自己来影响人际关系的改变,是一种错误的,不可取的方式,伤害了自己,并不会对你所“对抗”的人产生影响,有可能会获得暂时的同情,但这也仅仅是暂时的,只是“同情”和“施舍”,并不会对今后的同学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只会让大家更加小心翼翼地和你交往和相处,躲着,避着。 相反,伤害自己,受到伤害的反而是关心自己和爱护自己的老师、家长。这个观念,是处理此次事件的核心、关键性问题。
2.让孩子知道,如何和别人“一起玩”,如何面对拒绝
班里的孩子拒绝和这个同学一起玩,并不是偶然,而是基于对他平时的“恶习”,不愿意接纳他。对于这类现象的发生,一方面,班主任老师需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钟进行积极正面的影响,淡化对此类同学的“孤立”,活动时,有意识的进行预先安排和干预,避免同学间这种“对抗”和“孤立”意识的扩大。
这需要班主任老师长期的,潜移默化地进行安排和教育,并且必须要付出耐心和爱心,具有很多的不可控性,也是我们所期待的一位优秀班主任老师要做的事情。
但是,就处理这个事件本身来说,我们又不能把时间拉得无限长。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我们除了要让孩子知道“冲突而伤害自己,只会让自己和爱自己的更受伤。”之外,还要对孩子进行“如何找别人玩,如何学会接受拒绝”的教育——不管这几分钟的教育,能在他心里留下多少痕迹。
学会接受拒绝,对于现在的部分孩子来说,的确是有点难度的一个话题。从原先的独生子女,到现在的二胎家庭,在吃穿不愁的社会背景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基本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如何让孩子知道:自己并不是家庭的中心,的确也是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就事情本身来说,我们也只能从事情本身出发,撸清事假的始末,在安抚好孩子情绪的基础上,略微进行引导和教育,让他知道:别人有权拒绝你,当你被拒绝的时候,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想想看,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有机会和别人一起玩。
这样的教育,有点肤浅,有点无奈,因为,我们不敢保证他到底能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什么程度。
3.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
在短暂的事情处理过程中,这个孩子一再强调:他们不和我玩……显得非常的委屈,似乎自己是无过错,“被害”的一方,对自己到底有没有错,错在哪里并没有多大的认识。不得不说,这是目前很多孩子身上都有的一些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在处理很多同学之间的小冲突,小矛盾的时候,极力的指责对方,撇清自己的责任,是大部分孩子的主要表现。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稍有不顺心就发脾气。无疑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面对这个有一定自残倾向的孩子,让他知道错,知道错在哪里,也是我们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必须要达成的一个目的。
那么,他错在哪了呢?一是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威胁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点,上面已有所叙述;二是用破坏、捣乱、吵闹甚至是自残等极端的方式破坏他人的活动;三是平时在班里有诸多错误的表现,让同学“不喜欢”自己。
事情处理的过程不长,孩子平复了情绪之后,也能点头承认,答应会改。但是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病去“可能比抽丝还要细心和复杂。面对这类孩子,家庭和学校的联合教育是必须的,但并不是万能的,只希望这个孩子能遇到一个有责任心、有方法的老师,能够长期耐心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否则……
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后记:事件发生几天后,接到分管副校长电话,了解当天的情况,据说是班里有其他孩子的家长到学校反映情况,认为这个孩子在班里传播太多的“负能量”,经常惹是生非,破坏班里的学校氛围,是班里的不安定因素……当时,我并未在场,不知道校领导是如何应对这些家长诉求的,不过,无非是安定情绪;加强教育引导;加强家校沟通等几方面。毕竟,作为学校,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是师者的道德底线。然而,老师几年辛苦的付出,并不一定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唯有家校携手,方能有所斩获。然而,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家庭教育必定有问题,要改变一个孩子,可能要改变的是一个家庭……这也许大大超过了一个老师所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