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给我们以下的指导作用
1.给教学设计更全面的启示。
2.梳理出各种关键的影响因素。
3.给出课堂教学策略。
4.给出动机模型
上周有位校长在“案例分享”环节,提到一个“差异化课程”,感觉他将“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这2个概念混淆了,特别说明如下:
个性化教学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教师便需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
差异化教学是一种超越对学习者差异性的适应,而将多样性看作有效建构知识的优势的一种取向。差异化教育的基本思想是:教师们不仅仅需要考虑到他们所任教学科的不同,也需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第2章 认知发展之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观
1.个体思维的社会源泉
高级心理过程,如控制注意力和思考问题等,首先是在人和人之间的协作活动中产生,通过活动进行共同建构(co-constructed-process),然后被儿童内化为自己认知发展的一部分。
如果使用论证图式,如我认为……(观点)因为……(原因);如果……(行动)那么……(坏结果)大约可以有13种有助于讨论进行的论证策略,促使每一个都参与进来,表达和辩解观点,解决困惑。这些不同的谈话和思维策略在使用中会出现“滚雪球效应”----即一旦一个学生使用了一种有效地论证图式,这种论证图式就能在学生中散播开来,在讨论中被频繁使用,从而这些表达、批评和辩解观点的方式就会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心理推理和决策能力。
2.文化工具与认知发展
文化工具(culture tools)包括物质工具和心理工具(手势、符号系统,如数字和数学系统,盲文和手语,地图、艺术作品、代码和语言),它们在认知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儿童文化工具箱中最为重要的符号系统,正是语言帮助其他工具进入文化工具箱中。
3.语言和自我言语的作用
孩子自言自语,并不是认知不成熟的表现,而是在认知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能促进儿童自我调节能力——计划、监控、指导自己视为和问题解决的能力的不断发展。到12岁,这种自我言语才能趋于稳定。因此,教师应该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使用“自我言语”,当孩子自言自语多起来时,则意味着教师要介入给予帮助。
4.最近发展区(ZPD)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即独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的“现有发展水平”,一种是在成人的引导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协助下,解决问题时所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学习是发展的一个工具——学习推动发展进入更高水平,而社会互动再学习中起到关键作用。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对教师的启示
1.创设一些容易犯错的情境,有助于建立合适的失衡水平,引发冲突,引起思维发展。
2.具体的经验能为思维提供待加工的内容和对象,而与别人的交流能帮学生进行应用、检测,有时甚至能改变他们的思维策略。
3.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更加动态的交流,而这种交流能够协助学生完成他们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
4.辅助学习,是指有指导的参与,指首先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学习内容,再在恰当的时候给予适量的信息、提示、提醒和鼓励,然后逐渐让学生独立去做。
如,为学生示范思维过程
为学生提供一些诸如,谁、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接下来是什么等连词或导入语
替学生完成部分任务
为学生提供暗示或线索
鼓励学生设定短期目标和采用小步骤
将新知识与学生的兴趣或已有学习经验联系起来
鼓励学生使用时间轴、航海图、表格、类别图、核查表和曲线图等图表形式
简化任务,阐明目的,给予清晰的指示
教授关键词汇,并举例说明。
总结
建立适合学生需要的支架,“脚手架”
确保学生能够获得促进思维的有效工具
以学生的文化知识库为基础进行教学
利用对话和小组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