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稀缺,你可能觉得“这有什么啊,不就是东西不够而想要的人太多,不就是人们常说的“物以稀为贵”嘛。就像当今的买房热,人人都想买房,可是房子就那么多;就像当前的教育,家家都想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可好学校就那么多。
是的,它的确有这个层面的意思。
不过你要是仅仅这么认为,那你对稀缺并没有真正理解。到底什么是稀缺呢?
人在稀缺面前,容易视野窄化
这要先从一份美国心理学家的报告说起。
这帮心理学家在印度做了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一群种甘蔗的农民。在每年丰收季节之后,他们会一次性拿到年收入的60%。这意味着,一年里一部分时间他们比较穷,手头很紧,另一部分时间相对比较有钱。
学者们让他们分别在收获季节前后,做了一份智商测试。研究发现,农民们在收获前的智商低于收获后,降低了14个IQ值。差14个IQ值,大概相当于一个人一晚上没睡觉,或者是喝了一顿大酒的智商下降程度。
这个发现说明了什么?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一个词——“稀缺性心态”。
简单解释就是,通常人们遇到稀缺的事物,行为会有所改变。这个稀缺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东西,也可以是时间和金钱。
其实,仔细想一想,我们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我们眼前有急迫的事情需要处理,比如饿极了要吃东西,比如有一份报告马上要交差,比如明天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公开演讲,这个时候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最迫切的事上。
这个时候,不要跟我们谈什么长远眼光。对不起,顾不上,先管眼前的事再说。你看,任何人在稀缺面前,都会视野变窄,智商下降。
这就像一台电脑,功能再强,同时运行十个大型程序,也会死机。
不是因为这台电脑性能不足,而是因为它超负荷运转。
穷人面临的问题和这台电脑一样,不是因为他们愚蠢所以做了愚蠢的决定,而是因为他们时刻面对稀缺和匮乏,这个时候再要求他们高瞻远瞩,就有点强人所难了。一个富人在类似的情况下,做的决定也未必比他强多少。
稀缺,是经济学里最基础的那块石头
经济学中的很多假设现在已经不能解释生活现实了。
“理性人”不能作为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 因为人不一定是理性的。
“人性自私”也不是一个最基础假设,因为人也不一定是自私的。
我们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稀缺”。
因为只要我们活在世界上,就必须面对稀缺,稀缺是一个基本的事实。稀缺有两个原因:
1)你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
2)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
先说第一个原因,你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跑到商店里,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商品,一看价格发现它是最高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喜欢的别人很可能也喜欢。
稀缺的另一个原因,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当人们只有野菜的时候他们想吃馒头,有了馒头,他们还要吃肉,还要喝酒。为了吃上一口肉,喝上一口酒,你就得消耗好多的馒头。
有了馒头,有了酒肉,人们还觉得不够,他说还要欣赏艺术,这时候你就要用更多的馒头,更多的酒肉去供养艺术家,让他们给你拍电影、演话剧。
这时候人们说还不够,还要去登山,满足自我实现,这时候就会用上更多的资源。
稀缺的含义很广,首先很容易理解的:稀缺是有形物质的稀缺。铁是稀缺的,矿是稀缺的,水是稀缺的,木材是稀缺的,这比较容易理解。
还有无形的资源,比如美好的景色,新鲜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稀缺,是经济学里最基础的那块石头。
那么,我们怎么样利用稀缺呢?
掌握不可复制的稀缺力量,才是成功的王道。
注意,所谓“稀缺”,必须是跟你的竞争对手比。
假设有一个在街上卖油条的人,每天起早贪黑,非常劳累。他吃的苦比普通人多,炸油条的技术也比普通人高,他说,我为什么就不赚钱呢?他比错了,普通人没有出来卖油条。你得比其他卖油条的人厉害,你的能力才是稀缺的。
声望巨大的品牌、人无我有的技术、黄金的地段、你公司制定了行业标准、厉害的人脉关系,这些都是稀缺资源。谁拥有稀缺,谁才可能盈利。
现在Facebook为什么这么赚钱?它自己开发了什么了不起的技术?Facebook的稀缺资源是它的忠诚用户。如果你的亲朋好友都在Facebook上,你很难不用Facebook。
比特币为什么值钱?什么技术好、p2p思想先进、跨境支付这些功能,现在别的虚拟货币也都能做到,比如说“莱特币”、“以太币”、“狗币”等等,有的还做得更好。那些后来出现的虚拟货币都不值钱,比特币值钱,根本原因在于比特币是第一个虚拟货币,它真正的稀缺资源是声望。
赚钱的关键并不在于你自己如何如何,而是在于你比别人强在哪。
如果你的成功可以复制,你那就不叫成功。掌握不可复制的稀缺力量,才是赚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