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儿大的童年

     我印象中的童年,总是和玩儿分不开。

     那时的我们,没有电视、没有平板、也没有手机,但我们却有大把的时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时,小学只有两门主课:语文和算术,其他就是音乐、体育和绘画。课后是没有作业的,因而我们的课余时间就是一个字:“玩”。那时的我们,玩儿得都比较“土”,不像现在的孩子玩儿得那么“高雅”:女生常玩的就是跳皮筋、跳绳、玩嘎啦(羊的关节骨)、踢沙包、踢毽子等,男生则常常玩顶拐(就是两手将一条腿抬起,单脚跳着和对方顶,一直将对方顶倒为止)、滚圈、“仙人跳”(类似体育课上的跳木马)等。下午放学也很早,好像是4点半就结束了。没有家长来接孩子,因而放学后,我们也没有马上回家的习惯,常常是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天冷的时候,我们常常是几个人聚集到某一个同学家里,或打牌、或做游戏、或聊天,往往要等到天黑吃饭的时候才回家。天暖的时候,活动的余地大了,玩的花样也就多了。有结伴去白马寺拣响石头的(原来有很多,现在几乎没有了),有结伴去水库戏水的(回来一般都会被家长骂,怕出危险),还有在铁路旁沙堆上滑沙的。其实,最危险的还是钻火车。那时,火车道穿越生活区,是我们上学的必经之路。火车道上当时还没有架天桥,火车来卸货或等待装煤的时候,那长长的火车皮就成了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长城”。有时候,为了不耽误上学,我们常常要从火车下面钻过去。但更多的时候,钻火车则成了我们“游戏”的一种。我们就在火车下面钻来钻去,你追我,我追你,玩得不亦乐乎。现在想想,那时的我们,真的够“楞”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为了玩,不惜敢把”小命“都搭上了。可能现在的孩子真的不能理解,这玩得有什么劲儿?但那时的我们,就是这样傻傻的、幸福满满的玩着,没有什么升学的压力,也没有什么对未来的烦恼。

图片发自简书App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都长大了。我们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也有了自己的下一代----可爱的心肝宝贝。我们努力工作,拼命挣钱,只为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童年。我们给他们买他们喜欢的各式玩具,我们带他们到游乐园玩他们喜欢的游玩项目,但最终我们却发现,我们所能给的只不过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无忧无虑、轻松快乐的生活,我们却无能为力。看着孩子背着与身体极不相称的大书包穿梭在各类补习班间,我们心酸;看着孩子将小小的脑袋埋在厚厚的练习册中,我们无奈;看着孩子揉着朦胧的眼睛晃晃悠悠地走向学校的背影,我们心疼。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里了》曾让亿万人感动,而我更想问:孩子们的快乐童年去哪里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要责怪孩子不爱学习。学习是什么?学习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在快乐中认知世界的过程。“寓教于乐”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责任。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长大,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这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又是什么呢?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升学而学习、为了将来有个所谓好的出路而学习。孩子从一进校门的那天起,就背负起几代人的“重托”,挤入了“升学”这座“独木桥”。“玩”----这个孩子童年最能发挥天性、最能感知外部世界的基本权利被剥夺了。小小年纪,戴眼镜的多了、得抑郁症的多了,走不动路、跑不动步,体能素质下降,“小大人”比比皆是。曾几何,我们被人称为“东亚病夫”,但就当今的教育模式,谁能保证若干年后,这些在“温室”养大的孩子会不会真的成了“东亚病夫”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怀念那种玩儿大的童年,很渴望现在的学校能给孩子“玩”的时间。人生很短,童年只有一个。不要让孩子的记忆中只有无休止的课本和练习册。这个世界很大,这个世界很绚烂,只有让孩子感知到世界的美好,他才会懂得学习的重要,才会在学习中享受生活、享受快乐!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给孩子一个天空,让孩子在玩儿中长大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版权声明:原创摄影、书法作者为戴德文,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文章出处。 我在看来,摄影就像一种关于光影的画作,虽然...
    影像派阅读 475评论 2 4
  • 不变,万变! 不同的时间,同样的地点 不同的心境,久违的感觉 在三维的空间里,你是生动的画面 在二维的时间里,你是...
    黑洞21号阅读 215评论 0 0
  • 所谓的成长 不过是学会妥协 一面固执的坚持自己的原则 一面又被突如其来的现实给了一巴掌 还没来得及矫情 又忙着投入...
    慕星读者OR独者阅读 268评论 0 3
  • 诗人:一路风雨伴人生 巴山雪儿 风雨相伴 又从哪边来 人生为诗人从何依始 有风的春天开着花 ...
    兴安居士阅读 243评论 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