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论语大家从小便背,上学期间也是学习不少,也听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但对其也只是一知半解,对古代的二个半圣人中,只对王阳明了解相对多点,也曾经有过想开悟,当圣人的念头,但也都付诸谈笑中罢了。
对于孔老夫子这位头号圣人,只是朦胧地感觉很牛,其思想和文章了解的很有限,在刷抖音时看到的这个痞解论语,倒是解了很多原来年少时的迷惑,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今天看一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主流版
1. 浅显的解释为:早上听到(或明白了)一个道理,晚上死了也可以。
2. 稍为深刻的理解有,早晨明白了‘道’,就立即按‘道’去做,即 使晚上为它而死也可以(或死而无憾)。
二、痞解版
解读主流版:早上听到(或明白了)一个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这就太肤浅、可笑和虚伪了。明明一个个十分的贪生怕死,却大言不惭的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来表示自己在闻道这件事情的面前视死如归,生死看淡。说这句话的时候,你自己扪心自问,你自己都不能相信吧。早晨闻了道,晚上就可以去死,太可笑了,那为什么中午不去死呢。按这个逻辑不应该一闻道马上就应该去死吗。
断句为:朝闻道夕死,可矣。
主要字解释
“朝”和“夕”:绝对不是早晨和晚上这么浅显的意思,而是引申为一件事的起点和终点。
朝闻道:就是在你闻道的最开始的那一刻。他也就是你的初心。
夕:和朝对应,是指你闻道以后,所能走到的最后一刻。也就是你生命的终点和尽头。
死:在这里,绝对不是叫你去死,而应该是固守,坚守,死守,也就是以死为决心,至死不渝的去坚持的意思。比如,死敌,死战,死士里的死都是这个意思。
可:是表达了一种在态度上的允许和接受,有一种孔子的强烈的情绪表达,引申为只有这样做才是可以接受的。
正解:
孔子说一个立志于闻见行圣人之道,以实现天下大同为己任的君子,就应该从感知到自己使命的那一刻开始,至死不渝,坚守,死守,永不退转。
当你以为自己开悟了,明白了很深的道理时,不管你当时心里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通透,多么的有成就感,但是你没有能做到以一贯之,有始至终的去践行,去死守去坚守,没有让它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好意思,真相是你其实从来就不有明白过,知而不行等于未知,行而又不能死守原则贯彻始终,等于未知也未行,又何谈开悟呢,这也就是你为什么知道了那么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