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蝴蝶没有小蝴蝶好捉,因为大蝴蝶经历了太多往事。”
这是姜馨贺两岁半时,不经意间说出的句子,被细心的爸爸记录到她的成长日记里。
她三岁半时,爸爸从她的成长日记里整理出了100多首诗。七岁时,诗集《蟋原》在全国首届青少年原创文稿拍卖会上,以1.3万元被一家出版社拍下。
妈妈说,当爸爸得知她怀孕时,只要有时间,就做阅读胎教。
在孩子还懵懂无知,爸爸就用3个月的时间给她读完了《红楼梦》。
姜馨贺说,她上小学一年级之前,已经看了许多中外著作,连续几年都保持每天看上百页书的纪录。
2018年,她的诗集首发仪式在深圳举行,被赞誉为“神童”。
北京文汇中学的初中生葛天宇,曾在在综艺节目《一站到底》中,击败众多敌手,最终站到终极选手——智能机器人“汪仔”面前。
这样的成绩当然源于他的博览群书。
天宇6岁时就阅读《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两本巨著啃了三年。
阅读的力量很神奇。
喜欢阅读的孩子,气质,谈吐,行为都藏着智慧。
当别的孩子还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时,当有些孩子一直痴迷游戏,把父母手机上的血汗钱轻轻一点全部打赏给主播,急得父母报警时,有些孩子却在书海里探索世界。
难怪葛天宇小小年纪竟能说出这样的话:“阅读,对我来说,就像生命一样重要。假如生活没有阅读,我会觉得人生没有快乐,没有朋友。”
01 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找准前进的目标。
云舟是有书少年总编辑周璐的女儿,她在读低年级时,学习水平一般,数学还考过七十分。
但妈妈没有急着让她上补习班,而是让她读书。
二年级暑期,她迷上了《哈利·波特》。
小说读完后,她对作者J.K.罗琳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周璐又为她找来了《J.K.罗琳传》,这本书云舟读了不止一遍。
云舟写下了这样的感受:罗琳在人生低谷,写出了伟大的作品。在人生巅峰处,她没有迷失自己,坚持创作。她懂得了一个人在磨难中得到的坚持和智慧,她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像她那样的作家。
到了六年级时,云舟厚积薄发,各门功课齐头并进。
就像她的妈妈所说,“云舟向着自己定下的这个目标不断迈出稚嫩却扎实的一步又一步,并初见成效。”
现在,她已是一个小诗人,小作家。
小厉是我的外甥,小时候,妈妈在睡前必和他一起阅读各种有趣的绘本,星期天会带他去图书城,由他信手翻阅,对于爱不释手的读物就买下来,随时随地看。
三年级时,小厉几乎就可以进行无障碍阅了。妈妈总是推荐给他好书阅读。
小厉今年读大三,刚上大学的时,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感到迷茫。
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使他在课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
有一天,他的目标突然明朗起来,他决定报考国际注册会计师,用了两年时间,通过了全部课目考试。
瑞卡斯说:“人生的旅程就是这样,用大把时间迷茫,在几个瞬间成长。”
迷茫会让人看不清前进的方向,将错就错会更错,只有目标明确的人,才能走向成功。
小厉通过阅读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家长应该悉心耕耘孩子的阅读,助他们养成热爱阅读的终身习惯,并把一位“好朋友”“好老师”介绍给他们,这是在孩子们成长中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02 阅读可以让孩子爱上学习。
2017年9月,全国教材主编温儒敏说:考试命题阅读量增加,增加得不是题目的数量,是要求学生做完的题的体量,悄悄增加了5%~8%。考试的阅读面涉及的内容很广,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水平。
没有阅读能力的孩子,升学要吃大亏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我们班上有个叫琪琪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爱打架,屡教不改,校长下令,如果他不改错就退学。
琪琪的父母着急了,但爸爸知道严管治标不治本,经过平时的细心观察,他发现琪琪特别喜欢看成龙拍的电影。
爸爸收集了有关成龙的大量资料,找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开始和琪琪一起阅读成龙的故事。
一个初一的孩子,完全能明白成龙“打”下的天下不易。
“打”得再漂亮,也掩不住自己“从小没好好学习”的遗憾。
他在一次高校演讲时,把“历历在目”说成“目目在历”。
这时,琪琪有些不好意,说:“爸爸,我得好好学习,这个丑出大了。”
爸爸说:“但是成龙懂得努力学习,他抽空还练习书法。”
“爸爸,我也要练书法!”
在爸爸的努力下,琪琪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绩不断进步,性格也不再象以前那么毛毛躁躁。
听他的爸爸说,琪琪还喜欢上了书法。
阅读不仅仅限于应对考试,真正目的是促进孩子的成长。
就象白岩松所说:“阅读就是在你的生命春天里头不断地去播种,然后让你的这棵大树越长越郁郁葱葱,最重要的是,不管是一个个体,还是整个民族,都有气质。”
良好的阅读力,能开拓人的眼界,让人独立思考,让人获得丰富的精营养,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必需的能力。
03 提高阅读力,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亲子共读,有利于充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亲子共读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第一,在0~2岁时,阅读以父母朗读为主
这个时期是孩子听力和语言发育的启蒙期,是孩子建立阅读兴趣的黄金时间点,建议父母读,孩子听。
比利时作家丽斯贝特·史蕾洁斯的《完美小孩养成书》绘本系列,从知识、习惯、感知、认识和情绪等几个方面,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是一套亲子阅读的好书。
《我爱动物小百科》是系列科普绘本(12册),详细介绍了120多种动物,是孩子了解大自然、理解生活、熟悉外部环境的一个好窗口。
传统经典《声律启蒙》、《三字经》、《千字文》和于文胜的儿童诗集《会唱歌的红雪莲》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传世经典是给孩子心灵美的滋养,同时也是有效的哄睡神器。
第二,3~6岁时,阅读以亲子互动为主
2岁以后,孩子基本上都能够独立说话与表达了。这时亲子共读在他们的智力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儿童文学、图文并茂的少儿百科全书就是亲子共读的主题。比如《小王子》、《丑小鸭》、《海的女儿》、《不一样的卡梅拉》、《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百科》等等。
有些图画书也很好,每页主要是图画,文字不多,它所诠释的主题都和孩子的成长、生活、美德有关。比如,《一起》、《永远》、《勇敢的小企鹅》等。
阅读的时候,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让其复述故事,跟孩子一起增删书里的内容,让他们体会阅读的乐趣。
第三,7~13岁时,阅读以父母引导为主
在一、二年级时,孩子以识字和写话为主。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读桥梁书。
谭旭东的《纯美小树叶童话》桥梁书特别适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阅读,语言规范、叙述流畅、情节有生活趣味。
《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桥梁书》里的插图清新淡雅,所选文章都是大家之作,读起来满口生香。
三年级以上,孩子们可以体会到自己独立阅读的成就感,但认知发展快,父母还是不能放手。
建议父母能读其所爱,爱其所爱,把好看的书推荐给孩子,与他们一起讨论,一起成长。
这样,阅读的功效才会显而易见,既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一些烦恼,还能帮助家长化解不少焦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