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素的《幸福之路》,内言:幸福的秘诀在于:兴趣范围要尽可能的广,尽可能善意的而不是敌意的对待你感兴趣的人和物。
反观我自己,兴趣单一、待人常带着评判。虽未觉不幸,但也未常常陷于幸福之中。
近日小沃回沈,先生居沪,只剩我一人,坐享黄金单身汉的生活。每每下班归家,总觉开心幸福。其实想来并未做什么,无非饭后读书护肤教练等等。
但这些的确都是我善意对待的感兴趣的事,于是常常怀着兴奋和好奇为之。
我常说自己好奇心寡淡,其实不然,我只是对社交类游戏的好奇心寡淡,我的好奇心都长在书里,虚构类的书可以满足我对人性及活法的好奇,非虚构类的书可以满足我对认知和世界的好奇。
而教练,则更直观的满足了我对人的好奇。
对新生事物,好奇心是寡淡了些。比如AI,无论是对话还是绘画,看着别人做总觉得好,自己试个几个来回,就觉得无非是那么回事,没有自己通过其他方式探索得来的答案舒爽,于是又回归自己熟悉的方式了。
而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人,先见之明(其实就是标签)总占关键。
听书《解惑》,提到自己看自己,和他人看自己,这两个视角。自己看自己总看意图,于是都是好的对的,哪怕有些结果不好,也会从意图的角度给自己“找借口”。而自己看他人,总是看行为,因为意图不那么直接,于是看到的总是坏的,总在揣测对方的意思。
比如今天和公司总助交流的时候,他刚说我给总经理的两个材料中,有两个数据不一致,可能有错。我立马回话:不是错,而是口径不一致,有的考虑了A,有的没考虑A。结果他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数,而是另一个数。
那个数其实不存在口径差异的问题,是一个计划数,估值的时候时间点不一样,于是两个数就有了区别。
但看我第一时间的反应,我显然有个假设:你在指责我工作中的问题。我关注的是行为。而对方的意图显然是:解决这个问题,使对外报的材料中数据统一。
所以啊,我需要在生活中建立停一下的意识,在触发和回应中间加一个缓冲地带--即好奇。好奇对方的意图是什么,是不是就是坏的,谁会整天扮坏人害你呢,还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或是其他正向意图。
这样就放下评判了。
既然对事物可以不评判的产生兴趣和好奇,对人也能如此。于是接下来就日常打卡好了,加油。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