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群里讨论关于温柔,其中有位小伙伴说,鱼羊,你真温柔,总是给人暖暖的感觉。我一时竟不能承受这份赞美,或许在温柔上我是没有资格感的,因为我的出场都是带着风的,抠脚大婶儿加泼妇骂街。不知道那些喊我女神的人是咋想的。我怀疑他们的眼睛和感觉有问题,哈哈。
想起以前的很多事儿:记得小时候还挺温柔的,说到这个一点不心虚。邻居们也经常夸赞这孩子真温柔。但是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变成了骂街女汉子,有手持刀砍电线的莽夫气质。
顺着记忆往回走,慢慢走才想起来第一次由温柔小女孩变成厉害的“人物”大概是因为小学时期邻里之间的纷争,有人要来闹事儿,我跟爷爷站在门口堵住那些人,当时不知道有没有害怕,只是尝到了一些“甜头”——那些人很快就离开了,让我体会到了原来“厉害”是一种防御武器。再后来的事情大概是高中时期跟一帮男孩子发生冲突。突如其来的扇别人耳光让我体验到了原来动手也可以这么爽。(暴力倾向)再再后来我就一直有暴脾气的一面,当我自己坠入情绪的深渊的时候才知道无缘无故的暴脾气会对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随着成长才能分得清那些界限与坑,发脾气的时候不多了。有一次跟前同事聊起来,他们说起我在单位的趣事儿,说那个开会就拍桌子骂人的鱼羊哪里去了?我笑着,生活磨去了我的棱角。其实后来想想,哪有被磨去?只有自己想去抚平一些内心的坑而已。大不了成为一个神经病,总比自己活得憋屈舒服一些吧?有人说,你这也太不成熟吧?那我就想问问成熟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的成熟期都是不同的,而且你非要一个茄子长成土豆,那得有多么逆天的转基因技术啊。
此刻想起五月天的《温柔》,搜索到,点击播放。想起那些年里我的温柔,把所有的柔情都给了他,自己独自在外像一个勇士一样披荆斩棘。我很少跟家人提起过内心真正的想法,我希望妈妈也能温柔对我,但期待着,期待着就落空了,失望攒够了也就离开了。就像每次吵架后,我爸对她的控诉:你不像一个女人。这句话挺震撼的,最起码给我一击,因为我觉得自己活成了我妈妈的样子。但当每次面对她时,我还得比她温柔,只有这样她才能感受到我给出的安全感与爱。
故事的再后来呢大概就是各自守好界限,给各自的成长都留了一些空间。故事有了起伏,温柔也有了存在的可能。
我 一直觉得,一个人身上的“”温柔“”,不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小时候的温柔或许是有讨好的底色,小孩子就该有小孩子的模样),更多的是,在经历九九八一难,闯过刀山火海之后,换来的。无数委屈和辛酸,在一个个疲惫的暗夜里不断发酵,又在次日的早上独自消化,周而复始。而后来的温柔才明白是善待自己,善待生命。所以你知道,好好说话,耐心等待,体贴,微笑,对于另一个人而言,有多么重要。因为你知道,那种不被善待的苦,有多涩,多难熬。人间险恶,愿我的温柔,能成为在你升级打怪路上的一抹“”甜“,也成为自己的“甜””。
PS:还是不会放弃理智上的骂街,哈哈哈。(有屡教不改的混蛋气质,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