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作》中的积累素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感受法积累素材


人体感知:眼、耳、鼻、舌、身、意。

眼睛——画面感。尽可能多的细节,抓住照片中最亮眼的部分,如果能融入自己的感受就更好。

耳——通过声音来产生感受。同样的声音,不同的人听来,感受不同,这是因为,对声音的感受融入了情绪的因素。

最重要的是把感受记录下来。

鼻舌——气味和味道很多时候是直通内心感受的。

《舌尖上的中国》从食物入手,但它从食物写到人,从人写到家乡和故土,从故土写到感情,最后的落脚点在人和食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上。所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身与意——强调由感知到想法的思维过程。靠身体感知,靠意念关照产生一些可以用于写作的素材。这是积累资料的高级形态,知觉和思考更加接近文章最终呈现的形态。

感知可以转瞬即逝,所以必须直接用文字记录,也可以录音。


采访法积累素材


采访分为3部分,即准备模块、采访模块和整理模块

准备模块:采用采访清单检查法,列出采访前需要准备的项目,逐条检查。

采访除了要找到问题的答案,还有两项更重要的工作,一是观察细节,观察被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的肢体语言、情绪等,对照被采访者列出的问题,得到更多的信息。二是采访挖掘,除了采访准备的模板,可以结合现场情况,增加追问,寻求解释等额外要求。

整理模板:一是录音整理,二是笔记整理。还需要进行准确性核查、前后对比核查和相关资料核查。


笔记法积累素材


笔记一是记录想法,二是记录重要的内容。可以有日常笔记和读书笔记。

日常笔记是直接的一手素材

读书笔记是写作的间接素材:摘要法、感触法、延伸法


利用网络快速积累素材


一、 搜索引擎,像谷歌、百度、搜狗等都可以快捷方便地帮写作者找到素材。

一是只是素材

二是意见及趋势

二、内容大数据 会对媒体里的各种内容进行定量分析,对同类的内容进行分类、汇总,给出相关的趋势分析,并提供话题热度、内容关联度、舆情、阅读人群构成等数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主要是讲述如何在写作前积累素材。我们都知道,写作的时候如果言之无物就不会让读者喜欢,就没有阅读量。...
    Candy静静阅读 283评论 0 1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617评论 25 708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28评论 9 209
  • 二美:原名胡霜,自称“天下第二美”。有一颗天真的好奇心,热爱滚滚红尘。好报社群运营总监,自由作家,清华大学培训的积...
    Maggie强君阅读 550评论 2 8
  • 唱者: 无人陪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无人与我捻熄灯,无人共我书半生。 无人寻我雪有痕,无人待我情自深。 无人...
    岸芷汀兰lyh阅读 3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