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简书写东西的整半个月,这是我第一次因为喜欢,所以不顾一切地去做一件事。
半个月,不算什么太长的时间,但就自己而言,从小到大,没有随心而去做一些事情,追求一些什么,大多是父母的理智或是自己的理智掐住了喜欢的念头,深深地扼住了命运的喉咙,让其在可控范围内发展着,总觉得平庸且悲哀。
所以,在简书上如孤魂般飘荡了一年半以后,终于鼓起勇气开始写一些想法。而让我迈出这最后一步的原因有二。
01简书这个平台给了文字足够的发酵空间
文字实在是宇宙中最为神奇的存在,或者说文字即宇宙,文字的排列组合容纳了世间万物,更可以让人的想象漫无边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内心的国王。把文学的韵致融入生命,用生命的情愫感染文字,想来就浪漫不已。
而简书提供了足够广阔的平台,你可以预见喜欢或者不喜欢你文章的人,这种与人分享交流的过程让人迷醉,你知道你的灵魂是不孤独的,遇上喜欢你文章愿意关注你的人更是可以高兴上一整天,因为在网络的那一头,是文字穿越了时间与空间将你们相互有所联系,细细想来,委实神奇。
02一个爱瞎想瞎写的工科生
我觉得,世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钟情且专情的一样东西的。高中文理分科为了更好地选择工作,家里意见统一的给我选了理科,不顾我偏文的现状,当然,后面大家都吃尽了苦头。
从此,理科班有了个语文有时候考的比文科班那群人还高的人,这个人写作文只顾随心,心血来潮,哪怕明知偏题也会把自己的想法写上去,所以最高分和最低分都有他。最神奇的是,每次去办公室一般都是先语文老师那边说一句考的还不错,然后去其他老师那边愁眉苦脸地分析错题,对比之大,尤记得历史老师看到这一现象喷茶的尴尬。
上次和一六年的同学相聚时,无意中他说到:“当时咱语文老师一直觉得你以后终究会接着写字,说不定还能当个作家。”我当时尴尬极了,作家,遥不可及的字眼,连想都没敢想过,人说“敢想就成功了一半”我连想都没敢想,怕是很难成功了。
更何况,最终在高考这个战场上被流放天津的我,在普通本科里总觉得是自己的喜好害了自己,也让父母又多操了一份心,所以只在各个平台上做个孤魂野鬼,在现实中带上面具。
熊培云说: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兜兜转转还是拿起了笔,到了一定年纪也明白了只要在追求喜欢的东西时别忘了现有的生活,生活,一半是梦想,一半是现实。
当然,不可否认,也没有什么丢人。时间长了,会去迷茫,会去有功利心,会去想为什么写了11篇文章被首页编辑看上的只有两篇,为什么关注量不多,人太过喜欢就会容易着相。所以我昨天晚上花了一晚上写自己的不足,同时去学会满足,有人看、有人关注,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别走的太远,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
希望几年后看到自己写的这些东西,能像《追忆似水年华》里说的那样:“当岁月流逝,所有的东西都消失殆尽,唯有空中飘荡的气味还恋恋不散,让往事历历在目。”
只有喜欢,那就够了,相信简书,相信自己,相信文字那一头的ta。想写就拿起笔就好了。